第105章 忽然冷酷

推荐阅读: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天下长宁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武道凌天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

    一峰突兀,凌烟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狮子之别名)之状,故赐名曰狮子山。
    狮子山,古称卢龙山,濒临长江,从江面看狮子山,似一只蠕动的青螺,又如少女头上的发髻,因而有“吴樯远眺,看隔江螺髻离离”之句。明朝洪武六年秋,明太祖朱元璋驾临此山,将其更名为“狮子山”。小說中文網
    站在狮子山上,处于山巅的阅江楼地基上,看着眼前的滚滚江水,朱和垚凭目北望,一览天地,浮想联翩。
    阅江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但明太祖朱元璋欲修未成,仅建有阅江楼地基后停工,此后一直未建,仅有地基。
    “北京……紫禁城……”
    目光投向北方天际,朱和垚心头波澜骤起。
    以义军现在的兵力,能挥军北上,破了北京城吗?
    朱和垚摇头,苦笑了起来。
    得陇望蜀,还是先经营好江南吧。
    “大人,是在念念不忘紫禁城吧?”
    朱和垚转过身去,却是陈永华与刘玄初二人。
    陈永华说完,对着朱和垚拱手一礼。
    “大人,在下只是妄言。在下今日前来,是来辞行的。”
    “陈先生,还是那句话,台湾没有前途。回去告诉郑锦,如今是最好的时机,郑氏水师沿海北上,扫荡两淮山东沿海,众志成城,早日灭了满清。”
    郑氏会不会改变,他不知道。不过,即便郑氏不做出改变,他也不在乎。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想过,去依靠吴三桂、台湾郑氏,以及耿精忠尚之信任何一方。
    说起来,前是高家勤,后是李之芳,两位满清官吏庇护,才成就了他的今天。
    “大人金玉良言,在下必会告于延平王。不过王爷刚猛,能否如大人所愿,就不得而知了。在下告辞了。”
    “多谢先生,先生慢走,在下就不远送。先生一路顺风。”
    朱和垚点点头,目送陈永华离开。
    台湾郑氏,不会以他马首是瞻,更不会轻易交出权力,将来必是一件麻烦事。
    刘玄初看着陈永华下城,迟疑道:“陈先生离开,大人不亲自送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何需远送?况且,他陈永华还不配我亲自送行。”
    朱和垚冷笑一声,他看了看刘玄初,微微一笑。
    “刘先生,我军破了南京城,会以此为根本,伺机外扩。先生可有良策?”
    陈永华还不配我亲自送行!
    朱和垚的冷漠看在眼里,刘玄初一时错愕。
    这位大明皇室后裔,一直如沐春风,怎么会忽然冷酷?
    “大人兵强马壮,江南望风披靡,何需在下赘言?”
    刘玄初向朱和垚行礼:“大人,在下今日前来,也是向你辞行的。”
    “辞行?”
    朱和垚微微摇了摇头:“先生与陈永华都是经天纬地的大才,陈永华已经离我而去,先生也要弃在下于不顾吗?”
    他看着刘玄初,语气诚挚:“先生,如今我军破了南京,正是开疆拓土,光复我汉家江山之际,先生宁可舍在下而去吗?”
    他身边猛将居多,谋士文官太少,有个左右摇摆有些本事的慕天颜,还被其部下杀了,做了投靠义军的投名状。
    “大人,在下的家人都在湖广,在下亦是周王的幕僚,不得不回去。”
    刘玄初肃拜道:“大人占了南京,江西的清军腹背受敌,必会攻打南京,江西的困境必然舒缓。在下留在南京已无必要,这就要回去向周王复命,大人保重。”
    刘玄初的无奈看在眼中,朱和垚轻轻摇头,叹了口气。
    “先生,吴三桂垂垂老矣,私心太重,山海关永历帝的故事,在下不必多言。如有可能,还请携带家人早日到南京。我也会派人,助先生一臂之力。”
    刘玄初心头一颤,沉默不语。
    吴三桂对他有恩,他又岂能忍心背弃?
    “满清入关,海内白骨如山,我汉家百姓被屠戮千万。剃发易服,禁锢文字,阉割文明,我中原王朝不仅失了江山,还亡了天下。我汉家如今之处境,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之流功不可没。否则,以满清区区数十万人,何以屠杀我汉家百姓千万?何以占据我汉家万里江山?”
    朱和垚看着刘玄初,目光灼灼:“先生,你如果回去辅佐吴三桂,你我就恩断义绝。即便你退出权力场,你也是我朱和垚的敌人,在下永远不会原谅。”
    朱和垚的话语落在耳中,刘玄初心头又是一阵波澜,他抬起头来,看着对方忽然阴冷的目光,心头寒气顿生。
    看来,在这位年轻的大明正朔眼中,非黑即白,还是不能容忍吴三桂洪承畴等“汉奸”的背叛。
    “大人……”
    片刻的犹豫之后,刘玄初清了清嗓子,这才说道:“大人,周王于在下有知遇之恩,大人何必苦苦相逼?”
    刘玄初的苦衷,却让朱和垚勃然变色,拂袖怒道:“以私情废大义,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可以走了!”
    “大人,在下告辞,大人保重。”
    刘玄初肃拜,一揖到底,无精打采离开。
    朱和垚面色铁青,看着远处,头都没有回。
    “大人,你就这样放两位先生离开?”
    李行中与诸将上来,陈遘小心翼翼道。
    “不是一路人,始终走不到一起。”
    朱和垚摇了摇头,他向着江面上看去,几艘战船向北而去。
    看来,陈永华已经离开,就是不知道,刘玄初在不在船上?
    “大人,如今我军大破清军,攻克了南京,兵锋正盛,天下震动。大人,接下来该如何用兵?,还请大人明示。”
    陈遘问道,眼中有光。
    南京一战,水师开了个虎头,却在攻城大战与攻打满城时作壁上观,沦为了弃子。
    对面的扬州,西面的安庆府芜湖,都是水师的攻击范围,尤其是扬州,近在咫尺,不打下来,似乎说不过去。
    “大人,我军破了南京城,清军必会前来攻打,不如先发制人,攻略四方。先破了扬州,南京侧翼再无掣肘。大人,攻打扬州吧。”
    李行中跟着推波助澜。
    大人对陈永华刘玄初的态度突然变化,相比过去,大人似乎变的冷酷许多,也不知是不是好事。
    “大人,今夏黄河泛滥,水旱频发,黄、淮、运河有百余处决口,海口淤塞,百姓受灾,漕运受阻。满清正在派河道总督靳辅在宿迁治理水患。我军若是北上,即便是攻下扬州徐州等地,反而会受掣肘,不得已救济灾民。大人三思。”
    刘文石的话语,让朱和垚一怔。
    黄河泛滥,两淮及中原遭受荼毒,而满清之所以要治水患,不过是要确保运河贯通,江南及两淮的钱粮北上。
    现在义军断了江南漕运,虽说有扬州及两淮的物产,但黄河泛滥,淮水两岸糜烂,不知道满清朝廷,还会不会这么用心治理水患?
    毕竟,迁界令都能弄个几十年,说他们爱民,狗都不信。
    “如今南京初定,江南军民还未附心,清军随时前来,攻打扬州就算了,反而会投入太多财力物力。”
    朱和垚摇了摇头,目光看向江北方向。
    黄河泛滥,两淮受难,运河受阻,即便想挥兵北上,直逼京畿,也只能想想了。
    看来,这都是天意。
    “这么说,即便清廷想南下增兵,也是无能为力了?”
    胡双奇眼里,掩饰不住的喜意。
    运河受阻,清军无力南下,这样一来,义军可以放心攻略江南了。
    “且不谈狗皇帝有没有兵可派,即便是有,迎头痛击就是。”
    陈遘冷笑一声。
    朱和垚微微一笑,拍了拍陈遘的肩膀。
    一场北上攻打南京,义军水师的火气与勇气,全都打出来了。
    陈遘嘿嘿一笑,继续问道:“大人,我军接下来该如何用兵?”
    朱和垚摇摇头:“先练好了兵,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他看了看仪凤门方向:“炸毁的城墙,在修了吗?”
    “回大人,已经在修了。不过城砖炸毁严重,所需的城砖,恐怕一时无法烧制。”
    刘文石回道。
    “拆除满城,恢复旧日南京宫城,拆下来的城砖,应该够修补城墙了吧。”
    刘文石赶紧听令。
    大人攻下杭州、镇江、南京三座东南重镇,攻克一处,拆除一座满城,东南的三座满城,都被他扫荡一空,可谓“满城克星”。
    “刘文石,布告四方,从今日起,江宁改为南京。”
    朱和垚思量着,发布了总督府的第一道指令。
    “是,大人!”
    刘文石肃然道。
    看大人的神情,这是不打算再回浙江了。
    南京城,曾是大明的国都,大明的象征,大人这位大明正朔入驻,顺天应人,正得其时。
    “此外,修葺孝陵,不必大兴土木。派士卒驻守,四时祭祀。”
    想起孝陵的残破,朱和垚继续道。
    “暂且不用对外用兵,如今之计,各营募兵练兵,安抚军民,以待清军进犯。等到兵练好了,再向外扩。待兵强马壮,自可兵临天下。”
    朱和垚跟着传下了另一道政令。
    攻略江南,江山北望,他与麾下义军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610/1841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