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乐书城小说网,新悟乐书城小说网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李承乾李二 > 第三百三十九章:贞观二十五年,房玄龄告老

第三百三十九章:贞观二十五年,房玄龄告老

推荐阅读:黄帝秘藏捡个王爷来种田重生魔修,开局捡到一颗丧尸星球赘婿神皇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网游开局合成顶级神装永恒武神逆天神尊九天斩神诀师尊求你了,徒儿你快下山吧

    李恪坐在李承乾的身后。
    李泰坐在他身后,李泰之后是李佑等亲王。
    他们这些亲王,并没有在朝班之中,是挨着李承乾的席位,依次呈梯形状,往后延伸,各自向后一点距离,凸显前一个人的座位。
    在他们最后是大唐的公主们,她们列席旁听。
    不用说话,也不用有什么举动。
    在大朝议时,本身坐在太极殿上,就是一种鲜明的态度。
    我们不说什么,但我们却代表着公主这个群体。
    你们说什么,讲什么,我们都听着呢。
    好好的掂量着,不要信口雌黄,张口就来。
    这是李世民给公主们的特殊待遇,李承乾对此是自无不可。
    他不是在提高女子的地位,大唐时期的女子地位,本来就不低。
    用不着他来提高。
    大唐女子就好像唐朝士子一样,敢怒敢言。
    要等到带宋后,女子跟士子的含金量急剧下降。
    朝廷百官对此只能是视而不见,还能怎么办?
    都开头了。
    谁要敢说公主们在大朝议列席不合适的。
    你看在一群大臣中,坐着的正三品,掌管大唐帝国银行的长乐公主,会不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来自公主们的铁拳。
    听着朝堂诸公,争论庙算的事情。
    公主们也是低声讨论。
    一个个在外面摆谱,人五人六的。
    在朝廷上为了钱,争的面红耳赤。
    “你说丽质,怎么也争的这么凶啊。”
    “银行还需要什么庙算,自己看着拿钱就是了呗。”
    “这你就不懂了,有庙算,那是朝廷允许的,没有庙算,自己花银行的钱,那是触犯律法的。”
    “我们是不是要帮丽质啊。”
    “不用,丽质需要我们的时候,会招呼的。”
    “吃瓜,吃瓜,你们谁带瓜子了?”
    “没了,刚吃完,磕的可起劲了。”
    李恪等人不由回头,看向丹陛左侧的姑姑,妹妹们。
    一个个战术仰头,大为震撼。
    要你们公主列席大朝议,是让你们嗑瓜子看戏的吗?
    这样的机会,多少封疆大吏都没资格进殿的。
    李承乾也被惊动了,他也是与李恪他们一样,战术仰头。
    然后公主们一个个不说话了,正襟危坐,认真无比,还反瞪回来。
    看什么看。
    没见过娘们啊。
    “额……!”
    一群亲王讪讪的收回目光。
    这不是亲姑姑,就是亲妹妹的。
    张牙舞爪上来,别说他们,就是太子,父皇都招架不住。
    “好了。”
    “庙算就这么定下。”
    李世民拍板,让群臣收声。
    争执了这么久,大家虽然没有拿到超出预期的庙算。
    但也算是可接受的预期范围呢。
    有的好超出呢。
    “太子,你有什么要说的?”
    李世民问道。
    大家都上心起来,看太子要说什么。
    “没有。”
    李承乾摇头。
    “那好。”
    李世民道:“赵国公,你继续吧。”
    “是!”
    在此之前,庙算的争论时,李世民请群臣又在太极殿吃了饭的。
    大家肚子很饱,继续接下来的章程。
    长孙无忌开始宣布贞观二十五年到贞观三十年的规划。
    在二十一条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了十八条规划。
    总计有三十九条规划。
    都是与大唐各方面息息相关,都是未来的工作重点方向。
    直到下午酉时初,‘时刻’敲响之时。
    这场年末大朝议,才总算是结束。
    大臣们在太极殿内,坐了近乎一天的时间。
    起早之时,天都没亮,下朝之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了起来。
    除了如厕离开之外,就只有吃饭的时候,有短暂的休息。
    不过,群臣神色是有点疲惫,但精神都还不错。
    坐在权力中心,代表着整个大唐最高权威的太极殿,参与重大的决策与规划。
    权力带来的滋润,有再大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撑不住这样的长时间朝议,是没有资格,也没有那个天赋坐上高位的。
    ……
    “阿耶!”
    李厥站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
    李承乾双手大张,太子妃亲自为他宽衣解带。
    “怎么了?”
    “大哥怎么还不回来?”
    李厥说道:“这大朝议开过,马上就过年了。”
    “大哥再不回来,都赶不上宫里的除夕夜了。”
    李象这小子被丢到广州去了。
    眼下应该是回来的路上。
    太子妃瞪了他一眼,道:“你阿耶才下朝,还没喝口热粥,你拿这些事情来烦他?”
    “没点轻重缓急的。”
    “去找你姑父。”
    房遗爱就站在一边,恭手听着,闻言,道:“殿下,太子妃,皇孙。”
    “刚接到的消息,象皇孙明日上午就到了。”
    李厥欣喜道:“那就好,明日我亲自去接大哥。”
    李承乾摇头失笑,李厥能念着他大哥,他是很高兴的。
    自己这一辈的关系,是贞观十四年后,拿出大哥的姿态,才逐渐处理好的。
    他是绝对不想看到,李厥与其他同辈出现不和的现象。
    ……
    大朝议的影响很是深远,决定未来几年大唐的风向。
    事关全体大唐百姓的,几乎没有人能不受到影响。
    只不过,普通百姓该干嘛干嘛,主动不了一点。
    但有点能量的,却在思考未来了。
    大唐帝国报刊登了大朝议内容。
    长安就很是热闹,自己能不能抓到机遇不知道,但听说了解后,自己就算是有谈资不是。
    作为一个地道的长安人,连这点谈资都没有,走出长安还有什么好炫耀,拿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来呢?
    李厥带着狄仁杰,李元婴等人,坐在亭子里。
    便衣锦衣卫站在附近。
    “大哥不给我写信,一点都不关心我。”
    “等会儿见到他,不要客气。”
    “叔公抓他双手,狄仁杰勒住他脖子,我来……。”
    李厥跃跃而试。
    狄仁杰听得脑门直跳,你认真看书学习的我揪出来,就是来给你当打手的吗?
    李元婴很是兴奋,他可一直对李象这个大侄子不给他面子,耿耿于怀。
    “乖孙子,你放心,叔肯定帮你。”
    “那就好。”
    李厥点头,道:“不过叔公,你能不能别这么喊我啊。”
    “好的孙子。”
    “叫我二郎。”
    “没问题的孙子!”
    李厥:“……”
    他抓狂的,先对李元婴动手了。
    说不听,那就别怪他动武。
    在打闹中,狄仁杰看到李象的队伍。
    “殿下,到了。”
    “好,准备好,按计划行事。”
    李厥暂时放过李元婴,兴奋的喊道。
    很快,两兄弟见面。
    只不过与预期的有点出入。
    李象身边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人。
    “王小姐!”
    李厥怒喝大喊一声,“计划有变,目标王小姐!”
    “王小姐是谁?”李元婴有点懵逼。
    狄仁杰嘴角一抽,道:“是王孝杰,但殿下与王孝杰不对付,所以就叫他小姐。”
    “哦。”
    李元婴恍然大悟,“那还等什么,上!”
    王孝杰一脸呆滞,两个人如狼似虎扑来,一个老熟人不情不愿,一脸同情的。
    “王小姐,受死!”
    李厥大喝。
    “殿下,误会……。”
    王孝杰知道李厥的身份后,哪里还敢动手啊,急忙喊道:“听我狡辩,不,听我解释。”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王孝杰很快被拿捏住,但李厥这小子就喜欢往下三路招呼。
    泥人都还有三分火气,更别说小鸟被偷袭。
    “啊!”
    反抗是无用的,怎么打得过。
    王孝杰生无可恋的躺在地上,道:“象皇孙,你害人。”
    李象尴尬道:“我属实是没办法,拉不住啊。”
    “服了吧王小姐。”李厥拍了拍手,不无得意的说道。
    “不服!”
    王孝杰的脾气也上来了。
    “哈哈,我就喜欢你不服,现在落到我手上,有你受的。”
    李厥仰头大笑,“这么多年不见,你还是这么不堪一击。”
    “别挺尸了,起来。”
    “我带你去东宫吃饭,让我阿耶见见你。”
    是我不堪一击嘛?
    你以前带个狄仁杰就算了,现在带两个。
    还有一个看戏,随时进场当裁判的。
    我怎么打的赢?
    “大哥,王小姐是替你受罪,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啊。”
    两兄弟互相揽着,朝着长安城内走去。
    王孝杰翻身坐起,扑打着身上的灰尘,狄仁杰伸手搭了一把拉他起来。
    “殿下是开玩笑的。”
    “我知道。”
    王孝杰怎么会不清楚呢,皇孙真要对他有恶意,可就不会是打了,有的是人出面。
    这还要带他见太子殿下。
    是在提携他啊。
    太子殿下是谁都能见到的嘛?
    “只是殿下跟当年一样好武。”
    狄仁杰微微一笑,“皇孙殿下知礼,但也知武!”
    ……
    除夕夜。
    太极宫内很是热闹。
    李世民总算是成为局中人,不是局外人了。
    在他身边侍奉的是武丽妃。
    李承乾他们都看出来,武丽妃又有身孕了。
    在此之前,武丽妃就已经诞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如今又有。
    李世民对武丽妃是有多喜爱啊。
    烟花在长安城上空爆开,又是一场烟花盛宴。
    随着烟花结束,新的一年到来。
    贞观二十五年。
    它来了。
    年初,房玄龄上书告老,李承乾应允,李世民恩准。
    毕竟,这是第三次了,该有的君臣体面也有了。
    时候也差不多。
    继房玄龄之后,正月就有多为正三品及以下的一些朝中大臣,岁数大的告老,年龄不高的称病辞官。
    对此,可没有太多的犹豫。
    第一次上书,两宫就同意了。
    这一群人,都是去年齐州案涉案的高官人员。
    卢承庆,崔仁师等人都包含在内。
    拖到如今,是大家面子都好看,谁要是不识相,还懒着不走的话。
    那就别怪两宫不念情面,让御史台出面直接拿下法办了。
    一时间,朝中就空出好几个官秩高的官位。
    不少人盯着眼红得很。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683/9231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