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有了先例就会成为定例

推荐阅读: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天下长宁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武道凌天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

    就像苏云七说的那样,手下的人卷起来了,当主上的就轻松了。
    贺相和吏部尚书开了头,逼得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尚书也不得不卷起来。
    不卷不行,贺相和吏部尚书借着官员考核一事,在九皇叔面前落下了好印象,得了九皇叔的夸赞和交代的重任,只要他们不把差事办砸,未来肯定能得到九皇叔的重用,甚至有可能成为天下一统的开国大功臣。
    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和刑部的尚书,虽然不想给自己挖坑,可也不想在九皇叔面前,留下一个无能、平庸的印象。
    朝廷有本事的官员不多,但也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想要上位、想要取代他们的官员绝对够多。
    远的不说,就说他们身后王子戎、宋宴四人,就在等他们年迈无能致仕,好接替他们的位置呢。
    为了不被人取代,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尚书,就不能什么都不做。
    至少,他们要在九皇叔面前,留下一个能臣的印象。不然,九皇叔以为他们无能,日后他们就会被边缘化。
    是以,哪怕再不情愿,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尚书,也得认命地起身,表示会积极配合吏部尚书,制定各部对官员的考核细则,并且……
    “王爷,我们礼部曾组织过学子科考。这次定向选拔官员的科考,臣恳请王爷,交给我们礼部来办。”为了力争表现,卷过其他人,礼部尚书也是拼了。
    反对……
    他也想反对。
    像以前,各家自己推荐、举荐为官的方式多好呀。
    虽说为了避亲,不能推荐、举荐自家子侄,可在朝为官的同僚,谁家没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子侄呢。
    我不能推荐、举荐自家的子侄,但我可以推同僚家的子侄。再请同僚推荐、举荐自家的子侄,彼此交换,皆大欢喜。
    至于科考什么的?
    他们倒不是觉得自家子侄无能,只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家的子侄就是能考上,也不一定是考得最好的那个,能考到最好的官职。
    推荐、举荐制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还在位置上,但凡他们家孩子看上的官位,就不可能落到别人手上。
    但是……
    礼部尚书悄悄抬眸看了九皇叔一眼,认命地叹气。
    九皇叔不是在跟他们商量,是在通知他们。
    与其到最后被动接受,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不如主动请命,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由自己来制定科考规则。如此,还能为自家孩子,争取一些隐性的好处。
    “可!”礼部尚书主动领命,九皇叔自是不会为难。
    至于礼部尚书的小心思?
    九皇叔也不在意。
    人非草木,怎么可能没有私心,没有私情。
    老大人们兢兢业业为朝廷为差,他们的子孙后代享有一些优待也是应该的。
    就是他,也愿意把好的官职,给自己的心腹。
    他都有私心有私情,又怎么能要求百官没有一丝私心与私情呢。
    私心、私情可以有,但一切都要在规则之内,不得破坏规则。
    就像他带兵一样,手底下将领给自己看中的人,乃至家中孩子更多、更好的机会,但想要往上升,只看军功,不看出身。
    同理,不管是礼部尚书,还是哪位老大人,他们可以给自家子侄机会,甚至把最好的机会给他们,九皇叔也是允许的。但机会给了,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个人本事了。
    就像他会给王子戎、谢三、宋宴和顾随最好的机会。让他们跟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大人身后学习,把他们派去最适合他们的地方建功立业,但若是他们没有本事,握不住这些机会,他们想要晋升也不行。
    还是那句话,机会可以给予,但想要晋升、想要身居高位,就得拿出真本事。
    ……
    有贺相、六部尚书的鼎力支持,不管是重新制定对官员的考核细则,还是以科考的方式,为贫困县城定选拔官员,都顺利的展开了。
    这次科考只为几个贫困县城,定向选拔县令,并没有说日后所有官员,都要用科考的方式来选拔,没有断大家入朝为官的路,朝廷的官员虽有小小的不满,但也不敢说什么。
    而且,公示上也说的明白,这次需要县令的几个县城都十分贫困,资源也极为匮乏,普通官员没有办法改善当地情况。
    为了能让当地发展起来,朝廷这才以科考的方式,定向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前往这几个县城,只要身家清白,家族三代无人犯事者皆可报考。
    当然,挑选条件这么苛刻,给的待遇也是极好。
    此次县令任期三年,三年后只要达到了吏部定下的要求,就能官升三级。
    此次选拔不接受推荐、举荐,符合条件的学子、官员都可以参与报考,届时科考前三名者初入围,由吏部的官员再次考核,最终择优录用。
    此次选拔除了县令外,还有县丞、主簿等一系列的职务。
    每个职务的要求都写得明明白白,日后去哪里为官也写清楚了,报考者可以按自己的情况和想法报考。
    简单点说,主动权在报考者手中,而不在朝中那些大人手中。
    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有自信能考过所有人,你就可以挑选你想要的职务。
    “这,这,这……也太,太惊世骇俗了。从来都是官员听从朝廷的安排,什么时候由自己说了算了?”这是本身已有官身,但官职不大的六部小吏,看到公示后的反应。
    “这上面有多达十五个县需要县令,还有县丞、主簿等一系列官职,少说也有百来个,每个人却只能报一个。若是我报的职位能人辈出,我明明考的极好,却没有进前三甲如何是好?”这是心动了,却不知要如何选择的年轻考生。
    “所以,怎么报考也是一种学问。对自己的本事有信心,那就挑最好的地方去,若是对自己的学问没有信心,那就挑差一些的,那些世家公子不愿意去的地方。”
    “这,这……这些地方,那些世家子弟也愿意报考?”围观告示的寒门学子,怀疑地看向说话的人。
    那人指着告示上,一条加大加粗的话:“看到没,上面写了,三年内若能将贫困县治理到吏部认可的标准,就可以官升三级。你觉得,那些世家子弟有几个,能有本事在三年内官升三级的?”wWW.xszWω㈧.йêt
    “我若没有猜错,这什么定向选拔,就是……”给那些世家子弟镀金用的。
    这话,那人不敢说。但他相信在场其他的寒门学子,也跟他一样,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166/1494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