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百五十一章 将军不为
推荐阅读: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天下长宁、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武道凌天、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
当年击败公孙瓒,公孙度主动投效,叶欢拿下整个幽州之后,为了防备河北之雄袁绍,叶欢将两大主力,放在了幽州。
高顺率领陷阵坐镇宁幽,张辽的铁骑营,分驻各地。其时,叶欢并无南下之心,但在袁绍的眼中,却是压力沉重。
文丑的冀州骑,高览的清河营与之相对,严阵以待。不过数年下来,清河营与陷阵之间,从未有过任何的战斗。
司隶一战,出名的虎卫军、先登军与太原军。南调之前,陷阵是缺少战绩的,除了步卒第一王牌之称,高览对之了解不深。
而在加入定边军之后,无论是潘凤还是于禁,先登麯义,白马严纲,对高顺陷阵都是衷心佩服,陷阵南调,亦功勋彪炳。
之前是敌人,麯义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强。经历冀州之战,见过定边一众主力的战力,加入其中,他更想知道,陷阵有多强?
尚未谋面的统领张郃虽然没有明说,但让他向先登和太原学习,已然有所证明。陷阵不用说,高览在徐州,也碰不到它。
身在龙骧军,高览为麾下士卒的战力而自豪,为自己能担当龙骧副统领而骄傲。但这不影响他,正确评估龙骧的战力。
从广陵之战分析,龙骧军比起先登太原,似乎在经验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览将自己的切身经历,亲笔做书与张郃。
承认别人优秀,没那么困难,别人优秀的地方,就得学。有了这个认知,想见陷阵战阵之威的渴望,会越发的强烈。
他能强到什么地步,龙骧军有否追赶的可能,高将军已经在履行职责了。在他心里,龙骧军的战力提升,是第一位的。
此时,荆州之战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徐州,高览并不清楚襄阳之战的前前后后。但倘若他知道了详细的军情,以眼下的造诣。
他也会对郝昭的指挥,极为称道。从阻击战开始,郝昭的表现便是无懈可击,其后种种,是在把握战机基础上的层层延续。
狂飙突进,直至襄阳城下,郝昭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在李通和樊稠的眼里,却不会用到狂飙这个词,哪怕那是事实。
并非不会,而是陷阵的风格,不管他们打出如何激烈的战术,却总能给人稳如泰山的感觉。哪怕极速突进,也沉稳的可怕。
接到高览的亲笔信,张郃是十分重视的,还将之与张飞将军同观。后者则不忘带上诸葛亮,二人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冀州上将,清河营统领高览,名副其实,的确是大将之才。有龙骧军在手,于禁又给他补充了不少老兵,定可建立功勋。
至于高览在信中的有关陷阵的问题,张郃之言,亦令张飞和诸葛亮认可。其他强弱抛开不论,陷阵在战场上,犯错最少。
犯错最少!四个字,足够了。张飞对此,体会更深,到了他这个地步,与同级高手对战,大多数时候,比的就是谁犯错少。
从山道推进至襄阳城下,八十里的距离,始终在激战之中。李通樊稠皆是优秀的战将,却一直找不到,郝昭的失误之处。
推进,后退,挤压,变阵,合阵,突袭。每一个战术选择,每一个空间转换,绝无瑕疵。整个过程,曹军没有机会。
整整四个时辰,始终保持在专注的状态之下,本就极难。
比起李通和樊稠,参军阎象,感受更深。他会代入郝昭的指挥视角,也更了解陷阵的战力,亦和敌将一样,找不到瑕疵。
如果一定要说,那没有一件事,是能做到绝对完美的。但有些细节上的缺失,那是阎象站在陷阵军的高度,才能看得出来。
敌将?也许也能看得出来,只不过,想要加以利用,却不能。
矛盾吗?听上去有一点,但你身在局中,就不会这么认为。乐进在面对吕单单之时,也有这种感觉,利用不了,等于没有。
阎象自问,自己是肯定做不到郝昭那种地步的,抛开高将军的军令不谈,他对郝昭的信任,也随着战局的进展,不断提升。
之前的犹豫,并不是想不到郝昭攻击襄阳的意图,只是身为参军,那是他必备的职责,不是怕军法,而是怕影响郝昭的状态。
有的人,善于在逆境中成长,有的,则要经历顺境。道理相同,郝昭的状态一直处在巅峰,倘若将之打断,并不利。
听了对方的耳语之后,阎象心中的豪气升起,并非因为郝昭和自己的想法相同,那只是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他的状态。
阎象是个文人,擅长书法,书画,对那种犹如神来之笔的状态,有着比普通人更深的感受。那种状态,最怕被人打断。
郝昭的言语轻松,阎象没有在他身上,察觉到疲惫。眼下的战局,可能在郝昭眼中,就如自己做书作画一般,可以随意挥洒。
四个时辰的专注,阎象看见的,是后两个时辰。有那么一段,就是推进之中,面对最不利的地形,郝昭是崩的很紧的。
战局打的很漂亮,细节之处,吹影镂尘!阎象在欣赏的同时,也有担心。长时间保持这种巅峰状态,消耗是巨大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看见郝昭的轻松,他更为欣然。有如此统领,如此强军,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伯道,有你在,便是真的攻击襄阳,亦无不可。”之前是犹豫,怕郝昭会有些鲁莽,但现在是真心实意。
郝昭却是坚定的摇摇头:“参军,不到逼不得已,昭不会如此,那样或许对我军有利,却对襄阳百姓无利,将军不为。”
阎象听了,先是一愣,随即重重颔首:“伯道说的是,将军不为。眼下用兵,伯道一言而决,只是若有疲惫,定要明言。”
“多谢参军,现在还不累,邱泽将军教过我,累,就等到战后吧。”郝昭说完,翻身上马,对阎象一抱拳,便向前而行。
高顺率领陷阵坐镇宁幽,张辽的铁骑营,分驻各地。其时,叶欢并无南下之心,但在袁绍的眼中,却是压力沉重。
文丑的冀州骑,高览的清河营与之相对,严阵以待。不过数年下来,清河营与陷阵之间,从未有过任何的战斗。
司隶一战,出名的虎卫军、先登军与太原军。南调之前,陷阵是缺少战绩的,除了步卒第一王牌之称,高览对之了解不深。
而在加入定边军之后,无论是潘凤还是于禁,先登麯义,白马严纲,对高顺陷阵都是衷心佩服,陷阵南调,亦功勋彪炳。
之前是敌人,麯义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强。经历冀州之战,见过定边一众主力的战力,加入其中,他更想知道,陷阵有多强?
尚未谋面的统领张郃虽然没有明说,但让他向先登和太原学习,已然有所证明。陷阵不用说,高览在徐州,也碰不到它。
身在龙骧军,高览为麾下士卒的战力而自豪,为自己能担当龙骧副统领而骄傲。但这不影响他,正确评估龙骧的战力。
从广陵之战分析,龙骧军比起先登太原,似乎在经验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览将自己的切身经历,亲笔做书与张郃。
承认别人优秀,没那么困难,别人优秀的地方,就得学。有了这个认知,想见陷阵战阵之威的渴望,会越发的强烈。
他能强到什么地步,龙骧军有否追赶的可能,高将军已经在履行职责了。在他心里,龙骧军的战力提升,是第一位的。
此时,荆州之战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徐州,高览并不清楚襄阳之战的前前后后。但倘若他知道了详细的军情,以眼下的造诣。
他也会对郝昭的指挥,极为称道。从阻击战开始,郝昭的表现便是无懈可击,其后种种,是在把握战机基础上的层层延续。
狂飙突进,直至襄阳城下,郝昭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在李通和樊稠的眼里,却不会用到狂飙这个词,哪怕那是事实。
并非不会,而是陷阵的风格,不管他们打出如何激烈的战术,却总能给人稳如泰山的感觉。哪怕极速突进,也沉稳的可怕。
接到高览的亲笔信,张郃是十分重视的,还将之与张飞将军同观。后者则不忘带上诸葛亮,二人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冀州上将,清河营统领高览,名副其实,的确是大将之才。有龙骧军在手,于禁又给他补充了不少老兵,定可建立功勋。
至于高览在信中的有关陷阵的问题,张郃之言,亦令张飞和诸葛亮认可。其他强弱抛开不论,陷阵在战场上,犯错最少。
犯错最少!四个字,足够了。张飞对此,体会更深,到了他这个地步,与同级高手对战,大多数时候,比的就是谁犯错少。
从山道推进至襄阳城下,八十里的距离,始终在激战之中。李通樊稠皆是优秀的战将,却一直找不到,郝昭的失误之处。
推进,后退,挤压,变阵,合阵,突袭。每一个战术选择,每一个空间转换,绝无瑕疵。整个过程,曹军没有机会。
整整四个时辰,始终保持在专注的状态之下,本就极难。
比起李通和樊稠,参军阎象,感受更深。他会代入郝昭的指挥视角,也更了解陷阵的战力,亦和敌将一样,找不到瑕疵。
如果一定要说,那没有一件事,是能做到绝对完美的。但有些细节上的缺失,那是阎象站在陷阵军的高度,才能看得出来。
敌将?也许也能看得出来,只不过,想要加以利用,却不能。
矛盾吗?听上去有一点,但你身在局中,就不会这么认为。乐进在面对吕单单之时,也有这种感觉,利用不了,等于没有。
阎象自问,自己是肯定做不到郝昭那种地步的,抛开高将军的军令不谈,他对郝昭的信任,也随着战局的进展,不断提升。
之前的犹豫,并不是想不到郝昭攻击襄阳的意图,只是身为参军,那是他必备的职责,不是怕军法,而是怕影响郝昭的状态。
有的人,善于在逆境中成长,有的,则要经历顺境。道理相同,郝昭的状态一直处在巅峰,倘若将之打断,并不利。
听了对方的耳语之后,阎象心中的豪气升起,并非因为郝昭和自己的想法相同,那只是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他的状态。
阎象是个文人,擅长书法,书画,对那种犹如神来之笔的状态,有着比普通人更深的感受。那种状态,最怕被人打断。
郝昭的言语轻松,阎象没有在他身上,察觉到疲惫。眼下的战局,可能在郝昭眼中,就如自己做书作画一般,可以随意挥洒。
四个时辰的专注,阎象看见的,是后两个时辰。有那么一段,就是推进之中,面对最不利的地形,郝昭是崩的很紧的。
战局打的很漂亮,细节之处,吹影镂尘!阎象在欣赏的同时,也有担心。长时间保持这种巅峰状态,消耗是巨大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看见郝昭的轻松,他更为欣然。有如此统领,如此强军,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伯道,有你在,便是真的攻击襄阳,亦无不可。”之前是犹豫,怕郝昭会有些鲁莽,但现在是真心实意。
郝昭却是坚定的摇摇头:“参军,不到逼不得已,昭不会如此,那样或许对我军有利,却对襄阳百姓无利,将军不为。”
阎象听了,先是一愣,随即重重颔首:“伯道说的是,将军不为。眼下用兵,伯道一言而决,只是若有疲惫,定要明言。”
“多谢参军,现在还不累,邱泽将军教过我,累,就等到战后吧。”郝昭说完,翻身上马,对阎象一抱拳,便向前而行。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168/18128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