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死谏明志

推荐阅读: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天下长宁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武道凌天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

    这场由夏威夷挑起挑起,越来越多人参与的公车上书已经彻底和历史不一样了。
    以戊戌七君子为代表的士子派在一周的时间里联络了近千名举子。
    那些本来各省带头的举子们被神秘力量组合在一起,不再各地为战。
    康有为想凭借这次上书成为全国举人的带头人的想法落空。
    反而是激进的谭嗣同因为慷慨的演说成为众士子的主心骨。
    紫禁城内,此时烈火烹油。
    康有为此人的才华无可指责,短短时间内就写出《上清帝第二书》。
    徐继文开始撒钱,大肆联络各省举子。
    所有人在看到《上清帝第二书》内容后,都深深的被这份爱国情怀所感动,纷纷在下面署名。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联署。
    “六哥,可以开始了吗?”徐继文看着方六问道。
    此时的方六并不说话,只是一直看着徐继文,此时事情到了这一步,接下来就需要一个人来死谏。
    官员不可能,一般的官员根本无法引起清廷的重视。
    而那些高官重臣,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赌光绪的心思。
    但现在在京的士子就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从开始就一直扮演穿针插线隐隐有带头人的徐继文。
    “六哥,你还不相信我吗?”
    徐继文的脸上露出无奈,方六的表情就能说明一切。
    “只要六哥你答应娶了我妹子,别说我了,就是你让我爹这样做,估计他都答应,况且又不是必死的,不是吗?”
    徐继文倒是看的开。
    “主要你一发动,那些重臣哪怕再不愿意,也要附和你们,除非他们想得罪天下读书人。”
    “而那位皇帝也受够了这种无权的日子,什么上书,只是互相利用罢了。”
    “一个要名,一个要权!”
    “只要你不死,我相信你会成为士子的领袖之一,所以能不死就不要死,后面你还有大用。”
    “六哥,我要是没死还要给少爷打工呢。”
    “放心吧,你这次不死,以后只要不作,你就不会死,等到少爷打回来的那一天,别的不说,你徐家高低一个从龙之功。”
    “放心吧,六哥,我请教了几个戏子,我有七成把握死不了。”
    ......
    5月14日,乙未科会试完成阅卷,此时所有的人都在长安门外?等待着张榜。仦說Ф忟網
    “诸位,我不知道史书上如何评价我,我只知道再不变革,国家将亡。”
    当徐继文站在所有人面前开始疾呼,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了他。
    最起码绝大部分的举人士子都认识他,也知道这位仁兄最近一直联络各省举子联署那份上清帝第二书。
    “小小东洋,安敢欺我如此。”
    “朝廷武备松弛,竟然对小小的东洋无可奈何,朝鲜王的血书字字含泪。”
    “我辈学习圣人之言,岂可视而不见。”
    “既然朝廷衮衮诸公尸位素餐,那我徐继文就让他们知道圣人之学不可欺。”
    说完,只见这位最近声名大噪的举人直接看向了那座巍峨的长安门楼。
    “哈哈,圣祖皇帝你睁开眼看看啊!大清再不变革就要亡了。”
    说完在一千多人的惊呼下直接朝着长安门城墙撞了过去。
    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
    此时的徐继文已经满脸鲜血的倒在城墙下,而旁边一个老仆却直接站了起来。
    只见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那份超过一千二百多人联署的《上清帝第二书》,直接扔向天上。
    散开的巨大纸张就像是三尺白绫一样飞舞落下,盖在徐继文的身上。
    一时间,整个长安门前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知道,这事情再也无法当做看不见,新科士子为了国家,以命叩阙,死谏,只为上大天听。
    一时间,只见等待在长安门外的上千士子直接跪了下来,高声呼喊:“下诏鼓天下之气,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声音震天撼地。
    留守在此的礼部和督察院官员再也不敢耽搁,直接冲进那座皇城。
    大清,太和殿
    此时的朝会正在进行,突然御史大夫杨丰断喝一声:“肃静。”
    作为朝堂的维护朝堂纪律的官员,哪怕官位在高,朝堂纪律也要听这些人的。
    随着杨丰的声音,朝堂迅速的安静下来,只见他蹙着眉头问道:“何处喧哗。”
    一时间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可渐渐的大家发现不对了,安静的朝堂里竟然能听到外面的呼喊声。
    翁同龢首先反应过来,直接对旁边的銮仪卫吩咐道:“速速派人去查看。”
    要知道太和殿距离外面的城门最少两公里,皇宫重地,不可能出现这么嘈杂的声音。
    能让声音传到这里还清晰的,除非是上千人一起呐喊,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不是一件小事。
    正当銮仪卫刚冲出去没多久,就看到他们再次折返,并且还带着几位官员。
    “宫外发生何事,竟如此喧哗。”
    翁同龢也顾不得礼仪,直接喝问道。
    “启禀皇上,今日为乙未科会试放榜,众多在京举人在长安门外等待结果。”
    “突然一士子,大呼再不变革,国家将亡,然后直接撞上城门,以死明志。”
    “众士子感其行,皆跪在长安门前,高呼....高呼....。”
    “高呼什么?”李鸿藻急忙问道。
    这几天那些赶考士子联署要求变法,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大家多少都心知肚明。
    可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这么大胆,竟敢叩阙,而且还以死明志。
    “说吧,让我听听这些读书人说了什么。”光绪的声音从上面传来。
    “启禀皇上,那位士子撞墙之前高呼“朝廷衮衮诸公,尸位素餐,圣人之学不可欺”!”
    “还说让圣祖皇帝睁开眼看看,此时之大清,再不变革就要亡了。”
    “众士子感其行,都在长安门前跪下高呼,下诏鼓天下之气,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这位官员说完,直接以头触地,再不复言。
    “大胆,小小举人,竟然妄议朝政,皇上此人可杀。”李鸿藻直接出班说道。
    “李大人,这位士子说错了吗?我朝此时内外交困,再不变革难道自缚双手等到那些洋人再次打进来吗?”汪鸣銮直接反问道。
    “此仁人志士,当派遣太医救治。”
    “皇上,变革刻不容缓吶!”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344/3487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