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老朱截信,朱笔亲批

推荐阅读:捡个王爷来种田美女总裁的神医狂婿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九龙乾坤诀龙王医婿永恒武神氪命推演,无敌从斩妖开始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绝世神医混都市综武:老子天下第一

    对于大明而言,殖民的想法太过先进,连朱元璋与朱标亦对此态度模糊,未敢明确表态。
    这份未知的掌控感,首次让朱允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执墨笔,凝视空白宣纸,他心潮起伏,思如泉涌。
    殖民虽能为未来争取资源拓宽道路,但国内土地改革,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片刻之后,笔尖轻触纸面,缓缓游走,字句跃然纸上。
    摊丁入亩,商税革新……
    数条经实践验证的改革良策,在他的笔下逐一呈现。
    望着那墨香犹存的字句,朱允熥微微舒了一口气。
    古人云,欲安外必先安内,对此,朱允熥深有共鸣。
    无论将来大明疆域拓展至何等辽阔,根基依旧在于中原这片祖辈传承的土地。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如同双刃剑,稍有偏差,便可能引发大明社稷的动荡波澜。
    朱允熥的眉头轻轻锁起,手指一伸,将那纸张擒住,轻轻一揉,再一举手,它便悄无声息地沉入旁边的砚台之中。
    他的目光随着纸张逐渐吞噬墨水,一点点浸染成夜色深沉,直至全然漆黑,这才缓缓挪开视线。
    朱元璋命他整理并呈上关于拓殖策略的文案,这事不急。
    而当下,他心中盘算的是,给远在北方的老四叔捎去一封书信。
    笔锋重落,朱允熥手腕翻飞间,墨迹如龙蛇跃动。
    “四叔亲启,侄儿允熥,见过四叔。”
    “四叔自京城北返已逾十日,侄儿思之心切。念及四叔昔年力谏皇爷爷允我离宫习武,此恩此情,侄儿铭记五内。”
    “……”
    字句如泉涌,不消片刻,几张纸已被填满。
    捏着最后一页,朱允熥微倾首,唇边轻启,温柔的气息拂过未干的墨痕。
    信笺被搁置一旁,待字墨干涸,才收入信封之中。
    “刘远。”
    家书写好,朱允熥脸上的忧虑似随风散,一股英气勃然焕发。
    亲军羽林卫刘远闻声疾步而入,抱拳行礼,“三爷。”
    朱允熥手持信笺,抬手递上前:“派人,把这信送到北平,务必亲手交给四叔。”
    刘远接过信,脸上却浮现出几分犹豫。
    按大明律例,皇族成员间不得私相交结,更遑论书信往还。
    即便是藩王与朝廷沟通,也需循规蹈矩,以奏折形式呈于应天府。
    朱允熥此举,显然违背了规矩。
    刘远抬眼望向他,心头疑惑难解。
    三爷分明知晓此律,为何偏要自己违令行事?
    朱允熥眸光一闪:“吩咐你的事,只管去做便是。何故畏首畏尾?”
    刘远欲言又止,满腹苦衷难以言表。
    一旦陛下最终得知,那滔天怒火或许不会烧及三爷,却势必如倾盆大雨般浇在自己头顶。
    见刘远脸上仍有犹豫之色,朱允熥语声沉稳,“你乃是我麾下之人,有任何风浪,我自会为你挡下。”
    三爷把他当自己人!
    心绪波动的刘远,深深吸了一口气,双目炯炯有神地锁定朱允熥。
    他用力颔首,“属下即刻行动,必保此信毫发无损,亲手送达燕王殿下手中。”尛說Φ紋網
    言罢,他小心翼翼地将信件贴身藏好,转身迈开大步,龙骧虎步而去。
    望着刘远远去的背影,朱允熥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想必不久之后,朱元璋就能收到那封出自自己手笔的信。
    可无论朱元璋如何揣测,也难以想象这仅仅是给四叔送去一封家书罢了。
    ……
    中极殿。
    正欲品尝汤羹,预备彻夜批阅奏折的朱元璋,眼前忽然被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呈上的两份书信所吸引。
    一份誊抄,一份原稿。
    他目光微抬,“这是允熥给老四的信?”
    朱元璋只是匆匆一瞥,未曾深究蒋瓛呈上的信函,目光随即转向对方。
    在皇上身边供职多年的蒋瓛,捕捉到朱元璋眼神中的微妙变化,心头不禁一紧。
    近期的种种事件,让他实在难以揣摩朱元璋对皇孙朱允熥的真实态度。
    皇上此刻的眼神,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解读,似乎希望他能主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明白。
    蒋瓛轻声汇报道:“微臣禀报陛下,皇孙身边如常布置了隐秘的保护力量。”
    “今日皇孙跟随太子殿下返回东宫不久,便命亲军羽林军刘远,秘密传递了此信。”
    话音落下,蒋瓛略作停顿,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那刘远颇为机敏,离开东宫时特意将信件装入羽林军的专用信封以作掩护,再委托他人送往北平。”
    “臣暗中布置的人马,遵循规程,在城门外截下了信使,现正留置于锦衣卫衙门。臣不敢耽搁,一得信即刻送来皇宫,呈给陛下。”
    朱元璋听完原委,默默颔首,轻轻抖动手腕,将旁边几页预备归档的锦衣卫抄录稿放到一旁,转而拿起朱允熥的手书信札细细品读。
    刚浏览开篇,朱元璋便忍俊不禁,笑声溢出。
    蒋瓛一脸疑惑中,朱元璋笑眯眯道:“这孩子倒挺会处世,知晓我让他出宫学习军事,是老四在背后为他说了好话,如今写信还不忘表达一番感激之情。”
    话音未落,朱元璋继续埋头阅读。
    他的脸上始终挂着笑意,口中还不时低喃:“这字真是难登大雅之堂。无骨无韵,毫无气度,都比不上我这个老农的字。”
    一旁站立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听的是满心困惑。
    陛下真的不对皇孙私通信于藩王之事动怒吗?
    此刻,朱元璋再度低语,“这小子竟让老四把他家三个小子都送到应天陪读?”
    阅读戛然而止,朱元璋眉心微蹙,仿佛被某种思绪深深牵引。
    一旁的蒋瓛,心中如同小鹿乱撞,忐忑不安。
    若非深知内情,只怕真会误会,以为是太子借朱允熥之口,要求燕王送其子为质于应天。
    “荒唐。”
    朱元璋忽又出声,低咒一句。
    随即便握起案上那杆象征皇家权威的朱笔,欲在朱允熥的信笺上落下笔墨。
    朱笔,天下间唯有皇帝与太子方能使用。
    蒋瓛不禁好奇,偷偷抬眸,向那笔尖投去一瞥。
    只见笔下,缓缓流淌出几行字:“咱闻高炽体弱,可回应天与允熥相伴,静养为宜。”
    仅此一眼,蒋瓛心头震撼不已。
    皇上对允熥皇孙的溺爱,竟已至如此地步。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464/4646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