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朝堂风暴,参钦差

推荐阅读: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机战:全金属风暴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斩天刀神算小萌妃超凶哒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引火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道界天下

    春天来了。
    应天城的雪渐渐融化。
    然而,早春时节朝廷气氛却未同步,因去年浙江道雪灾而忧虑。
    似乎雪水化作暗流潜入应天城,让朝堂下暗潮汹涌。
    皇极殿广场上。
    “解大人,还不进殿吗?”
    “解大人,是否在等候何人?”
    解缙身披朝服,双手悄悄地在袖内相互揉搓,眼神平和地望向皇极门的方向。
    几位同僚从他身旁经过,带着好奇询问。
    解缙略一回头,随口回答:“没等人,真没等人。”
    他的样子显得有几分神秘。
    那些同僚相视一笑,对这位新晋权臣的古怪行为不以为意,转身接着迈向大殿。
    “您可算来了。”
    早已心急如焚的解缙,见开国公常升步履从容地走进视线,连忙迎上前去。
    常升眉头微蹙,瞥了一眼从旁边匆匆赶去上朝的官员们。
    二人默契地向一旁走了走,脚步未停,只是速度稍缓,一快朝大殿缓缓行去。
    “怎么了?心里装着浙江道的事吧?”
    常升的目光穿透眼前的景象,直视着大明宫的深处。
    解缙心急如焚,但瞧见常升这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只好挺了挺腰。
    话语里就沾满了忧虑。
    “浙江道,死伤无数。殿下名声受损姑且不论,现在浙江正推行摊丁入亩、官绅同制,虽然余波未平,那边大概没人敢说个不字,但……”
    解缙犹豫片刻,眼睛却偷偷瞄向那些衣着光鲜的官员背影。
    常升嘴角勾起一抹笑:“你忧心的是朝廷里的这帮人吧。”
    “太孙此行浙江,连被卷入混乱的百姓都没遭罪,杀的都是那些官绅、富商。这样的人,不单浙江有,朝廷内外,比比皆是。”
    解缙的声音更低了。
    “浙江的风向一变,他们害怕早晚有一天,同样的命运会落到自己头上。我家里那几块薄田,若能为国效力,也算是尽了我的忠心。但他们,会不会这么想呢?”
    言毕,解缙下意识地把视线从前方官员们的背脊上挪开,转而静静望向身旁的常升。
    那些朝廷大员,在家乡哪个不是乡绅名流,书香门第,坐拥大片良田产业。
    眼前的这位开国公,以及他背后那些国之栋梁,手握的田产更是难以计数。
    常升淡淡一哼,此刻竟多了一份不容小觑的威严。
    解缙对此并不畏惧,因为这个问题太过尖锐,直指要害。
    常升这一系,可以说是朝廷勋贵中的门面担当,与常家血脉相连、共进退的世家不在少数。
    此番,浙江推行的政策狠下决心,不留余地,彻底堵死了任何走后门的缝隙。
    若是这股风潮席卷整个大明帝国,那将是历史性的变革。
    无论是那些文官背后站着的士绅阶层,还是常升象征的功勋集团,都得无一例外,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常家已经将所有田产清点造册,一切就绪。”
    常升说完,便大步流星,头也不回地迈向大殿深处。
    解缙闻言,一时愣在原地。
    他深知,开国公这寥寥数语,分量千钧。
    常家显然已经做足了准备,随时响应朝廷号召,将家族名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皇上面前,主动融入这场摊丁入亩,官绅同制的革新风暴中。
    解缙暗自讶异,没想到常家能展现出如此惊人的魄力。
    步入朝堂,气氛迥异。
    随着太监刘建安响亮的一声宣告,早朝开始。
    朱标端坐轮椅,冷静地旁观着自家臣子们的种种表现。
    早朝开始,一位官员应声而出。
    “微臣有紧急事务禀告。”
    此人出自都察院,这一亮相,让主持朝政的吏部尚书詹徽心头一紧。
    他预感今日的早朝绝不会平静度过。
    皇座之上,朱元璋的眼神平静却犀利。
    “说。”
    他的眼角不经意间微微抽动。
    “微臣参浙江赈灾的钦差……”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虽然众人皆知今日朝会难以风平浪静,
    但当问题被公然摆上桌面,其棘手程度远超想象,
    连负责维持朝堂秩序的侍御史们都不禁忘了职责所在,场面一时失控。
    站出来的是御史鞠高逸。
    他接着说道。
    “洪武24年寒冬,浙江大雪灾,百姓苦不堪言,官府也是焦头烂额。朝廷紧急调拨钱粮,精心挑选了钦差,满怀期待他们能安抚民心,稳固国家根基。”
    “可谁知道,钦差一行人非但没有心怀皇上重托,在灾难面前,竟放任百姓在风雪中受苦。并且擅自处决了浙江道的左右布政使及众多府县官员,共计上千人。”
    “更有甚者,3000多当地有声望的士绅也没能幸免。这场大清洗牵连数万家庭,让白雪皑皑的大地染上了血红,人心惶惶,整个浙江陷入动荡。”
    “微臣恳请皇上,为了浙江百姓,为了雪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迎接春耕,从朝中再选贤能之士,重新委派为钦差,前往浙江。”
    话锋一转,直指要害。
    鞠高逸之后,更多御史、文官纷纷站了出来,声援支持。
    “臣赞同。”
    “臣亦赞同。”
    ……
    杭州,布政使司衙门里。
    “这帮蛀虫,实在该死。”
    朱允熥低声咒骂了一句,脸上却迅速挂上了一抹笑容。
    夏原吉更是放下手中的文书,迎上前去,亲自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接近百岁高龄,手持拐杖的老者步入厅内。
    这样的场面,朱允熥已记不清是第几次上演。
    所谓的地方名流,络绎不绝地来此倾诉他们的苦衷。
    若非这些人都年事已高,又很难找得出过错……
    他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老人家怎么亲自来了?外面雪水融化,路滑难行,万一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
    朱允熥起身,迎向老者。
    老人环视四周,紧握着拐杖,坚定地站立着。
    夏原吉忍俊不禁,却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好抿嘴,目光转向别处。
    大明朝是个讲究尊老的地方。
    所以即便是皇太孙,面对着接近百岁高龄的老人,也得亲自到门口迎接,礼数周全。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464/4647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