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送各大藩王

推荐阅读:绝地行者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大明:寒门辅臣九星镇天诀官道危途绝世神医混都市凡尘飞仙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超品全能神医

    五月初的应天府,天气越来越炎热。
    蛟南码头,清晨时就被亲军卫的士兵堵住。
    士兵们封锁了四周。
    一面藩王旗,象征一位大明皇族亲王。
    今日的蛟南码头,被八面以上瑞兽旗和星辰旗围住的藩王旗占领,还有更多藩王旗随处可见。
    一时间,码头上空旗海翻涌,壮丽无比。
    码头前的水面,十几艘平底渡船准备启航。
    负责码头的官吏搓着手,来回跺步,不断往西长安街张望。
    突然,年轻的徒弟举着火把,向着码头示意。
    官吏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消息。
    “来啦。”
    “师傅,王爷们出宫啦。”
    “太孙殿下亲自护送。”
    听说太孙到了蛟南,码头官府的小吏松了口气,重重地叹了一声。
    只要不是朱标等大人物,便不必担忧。
    见徒弟跑来,小吏忙问:“看清楚了?只有皇太孙送王爷?”
    徒弟喘息着点头:“的确,只有皇太孙跟几位王爷。”
    小吏这才放心:“快去,安排人手,不能出错。”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朝码头开上一炮,大明的天得踏一半。
    “咱大明的天永远都晴朗!”
    西长安街上,朱允熥对朱棣说,语气坚定。
    朱棣挥动马鞭,嘴角微扬,与朱棡交换眼神。
    “恩科考试,我们不能插手,你有把握就好,应天若有变动,有父皇和大哥在,定能稳住。”
    朱允熥颔首,回头看向那些骑马前往蛟南码头的叔叔们。
    各家的亲属、子女及护卫,此刻都在秦淮河入江口等候。
    朱允熥低声说道:“皇爷爷不想看到离别的场景,因此没有来。父亲原本打算来送行,但见皇爷爷状况不佳,便留在宫中陪同。”
    朱棡坐在马上,挥手道:“已经交代完毕,所有程序都已完成。我们只是去跑腿办点事情,并非永别,无需伤感。”
    朱棣接过话头:“回北平后,我会提前策划犁庭草原之战,希望应天能提供更多粮草,避免士兵饿肚子打仗。”
    朱允熥笑道:“无论如何都会为四叔和各位叔叔筹备好各项军需,若是拿下南疆,那边的物资通过海运到北平,士兵们可能要头疼如何吃得下多余的粮食了。”
    朱棣和朱棡一对眼,忍不住笑了出来。
    朱棡唏嘘道:“这话对皇爷爷或你兄弟们说合适,他们这辈子也就在北方打转了。”
    朱棣笑了笑:“二十三弟有前途,这两年可让他学习武艺,等更大些可请老将教他熟悉军务,日后大有用处。”
    朱允熥立刻笑着说:“四叔忘了军事学院了吗?”
    朱棣闻言,开怀大笑。
    当蛟南码头清晰可见时。
    朱棣收敛笑容,望向朱允熥:“有你在应天,我们这些叔叔何须担忧啊!”
    朱棡插话:“你那些兄弟,可都靠你管教,若未能成材,我们可要找你算账的。”
    朱允熥微笑道,“三叔,到码头了。”
    “小的恭迎太孙,诸位王爷。”
    码头上,上元县衙小吏见太孙和王爷们骑马而来,忙带领同僚上前问候。
    众人下马,瞬间,蛟南码头便布满了华贵身影。
    朱棡望向对岸熙攘的人群,“人气挺旺啊。”
    身旁小吏低声奉承:“王爷们离京,百姓都觉得热闹,都想目睹王爷风采,沾沾福气。”
    这些真龙血脉的子弟,能沾点福气,对普通人来说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小吏嘴上为对岸百姓说话,脚却偷偷前移,盼能得些福气带回家。
    朱允熥接话:“皇室应与民同乐,百姓多见皇族和睦,若能学得一二,便是好事,福泽亦能广布民间。”
    朱棣淡淡一笑,“上行下效,当应淳朴。”
    朱允熥颔了颔首。
    这是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与教导。
    朱棣接着问:“你二叔今年都待在浙江道?”
    “浙江道形势严峻,只能靠二叔威慑。”
    朱允熥解释着,同时抬头,好奇地看着突然关心浙江道的朱棣。
    朱棣眼神犀利,指向对岸人群,“见那百姓笑容,我认为你在浙江道所做所为是正确的。因此,之前之言需改,若有事,我们这些叔叔,随时待命,让他们明白,天下终究属于朱家。”
    此言一出,连一旁不知所以的小吏,都不禁打了个寒战。
    朱棡偷偷瞟了朱棣一眼,紧紧抓住朱允熥肩膀。
    “我给你透露一下,前几日在孝陵,你皇爷爷说了不少。你尽管安心,读书我们或许不如他人,但论拼命与杀人,他们远不如咱们。”
    晋王这番话,如同重磅炸弹。
    原本盼着多沾福分的上元县官,此时膝盖发软,低头咽下口水,缓缓退后两步。
    朱允熥看着那胆颤心惊的小官,笑笑:“侄儿记住了,有事就找叔叔们。”
    朱棣应声:“别忘了,只要朱家稳住局面,就不怕没人替我们办事。缺了谁,大明还是高高在上的大明。”
    朱棣的话是必须听从的,他可是青史留名的永乐大帝。
    朱允熥用力点头表示赞同。
    另一边,朱橚带着弟弟们走过来,说道:“有话快说,还着急办事呢。”
    朱橚封地开封,河南自古以来都是中原的粮仓。
    这些年来,他一直热心支持北方边境的军需。
    而今年北疆局势不稳定,他还得筹备封地的田赋改革,看来朱橚的日子不好过。
    朱棡冷声道,指着朱橚:“到时候交不出粮草,我们就去开封找你算账。”
    说完,大家纷纷上船。
    朱棣回过头,对朱允熥说:“父皇身体还好,但大哥的腿脚,今后你要多关心,多操心,做事也要更细心些。”
    朱允熥颔了颔首,行礼道:“侄儿恭送各位王叔。”
    砰。
    一声巨响,从蛟南码头对岸炸开。
    接着,码头上人群惊叫四起。
    朱允熥回头,只见那码头小官抖若筛糠,汗流浃背,面色苍白如纸。
    其身旁的小吏尽力搀扶着他,“是鞭炮……不知哪儿的孩子无端放起了这东西……”
    经过一番安抚,场面终于平静下来。
    朱允熥嘴角微扬,再次看向码头江船。
    朱棡、朱棣、朱橚等已纷纷登船,神情自若,静静地看着岸上的朱允熥。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464/4648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