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398万担稻谷和小麦的浙江道

推荐阅读:剑来死宅的重生[快穿][综]和修常吉的宠孙日常综猫系大佬横滨搞事日常黄昏之役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天下长宁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朱允熥目光投向远方。
    昨日平倭大军已返京,为何至今未传来消息。
    他期待李景隆和铁铉等人从倭国带回的财富。
    然而这时,金银未至,朱元璋与朱标却出现在殿门外。
    朱元璋步伐矫健,威风凛凛地走在前头:“什么贼人,竟敢挑衅我大明,侮辱大明子民?”
    殿内群臣心中一凛。
    许久未见的皇上,今日竟意外回归。
    众人惊愕之际,官员们齐刷刷转身,面向殿门。
    “臣等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参见太子。”
    朱元璋挥手示意,大步走上台阶,手搭在朱允熥肩上。
    “坐。”
    朱元璋在朱允熥耳边低语,轻轻按下他,让他重新落座。
    随后,朱元璋面向群臣,“诸位畅所欲言吧。”
    常升立即汇报:“皇上,广西传来消息,寮人和安南军队侵犯边境,杀害我军将士和百姓,抢夺财物,令人愤慨。”
    户部官员接过话茬:“皇上,国库紧张,边疆战事频繁,朝廷不宜轻易在南方开战。”
    郁新附和道:“皇上,今年两次税收已清算完毕,分配、入库、调配,实在无法再额外支援南征。”
    然而朱允熥却发问:“户部仅提到资金短缺,国库紧张,若朝廷不再缺少这些物资,应如何做?”
    沉思中的朱元璋听闻此言,俯身,审视朱允熥。
    郁新思考片刻,回道:“如朝廷决定南征,至少需10万士兵,20万民工,若户部能提供这些钱粮,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能确保胜利,户部无异议。”
    郁新说完,抬头瞥了一眼太孙,暗自揣测朝廷怎会突然有钱。
    10万大军加20万民工,再加上各种消耗,可是个天文数字。
    朱元璋低语:“钱……”
    “报,浙江道大使秦王又奏折送至京城。”
    “报,抗倭大将军奏折送至京城。”
    正想着拿出多少私房钱让常升带朱允熥去南方见识军事,殿外太监的通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元璋皱眉。
    朱允熥心跳加速,看向朱元璋,立刻起身:“宣他们进殿。”
    殿内百官转向殿门。
    众人皆知,浙江道和抗倭大军皆为太孙所促成。
    朝中已久未闻此两事。
    在文武官员的注视下,殿门外两人步入殿内。
    一位是抗倭大军副将鹤庆侯张温。
    另一位是户部郎中夏原吉。
    ……
    殿内二人,一位是浙江道土地改革的主导者,另一位远赴倭国。
    他们此时回京面圣,令殿内群臣好奇,望向夏原吉与张温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异样的揣测。
    两人身上似还沾着晨露,尤其是张温,他由长江顺流而下,穿过秦淮河,那水面雾气尚未消散。
    众人疑惑他们恰在此时归来。
    而夏原吉与张温也以困惑的眼神,审视御座前的皇帝祖孙三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皇太孙,皇帝轻按其肩,姿态随意,朱标则恭敬地拱手侧立。
    夏原吉和张温跪地低头,面色庄重。
    “臣夏原吉,张温,参见皇上,参见太子,参见太孙。”
    朱允炆心里欢喜,斜眼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轻轻颔首。
    然后,朱允炆转向夏、张二人,“你们肩负皇命,归来有功,平身吧。”
    二人领旨,起身站立。
    朱允炆笑着说:“算来算去,二位离京已有数年,浙江道与倭国现况如何?镇倭军士气如何,战士们是否英勇无畏?”
    夏原吉与张温交换了眼神。ωww.xSZWω㈧.NēΤ
    他们一个负责浙江道土地与商税的革新,另一个虽是镇倭副将,实则掌控着大明在倭国军事行动的全局。
    夏原吉注意到张温眼神中的暗示,嘴角露出微笑。
    然后,他朝朱元璋三人深深鞠了一躬。
    “臣夏原吉,遵皇命,担任浙江道赈灾改革副使。自洪武24年冬踏入浙江道,清查田地,推动摊丁入亩,官绅同制,严管商税。历经寒暑,跨过年月,如今浙江道焕然一新,初见成效。”
    “特带回成果,献给皇上,献给朝廷。”
    浙江道的改革,终于有了成果。
    这个结果虽然在众官员预料之中,但面对摊丁入亩政策,却无人敢直面其到来。
    朱元璋满脸期待地问:“夏爱卿辛苦了,快说说浙江道的现状吧。今年浙江道夏粮秋税的数额是多少?商税又收了多少?百姓生活怎样?能否吃饱穿暖?”
    这也是此刻中极殿所有人内心的疑问。
    浙江道经过改革后,成绩卓越,大明朝推广改革的道路必将顺利无比。
    至少,皇帝会全力以赴。
    面对洪武皇帝,无人敢与之对抗。
    如今的大明朝,无人能与他抗衡。
    这是大明建国25年来,无数战役和头颅堆积出的皇权。
    夏原吉挺直腰板,从袖中取出奏折,双手高举。
    刘建安迅速走下台阶,小心接过奏折,跑回台阶前,恭敬地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了沉重的奏折。
    夏原吉接着说:“秦王殿下带领我们,共同推动浙江道的改革,成果显著。”
    夏原吉对浙江道改革的赞扬,让人震惊。
    朝堂上,官员们开始窃窃私语。
    但夏原吉的话,如同钟声在大殿内回荡。
    “今年,浙江道夏粮和秋粮总计,征收了398万担稻谷和小麦。”
    中极殿内瞬间沸腾,低语变成了惊呼,夏原吉精心准备的话语被淹没。
    “简直不可置信。”
    “怎么会增长这么多。”
    “仅用1年,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难以想象……”
    “浙江道是不是隐瞒了什么?为何会有如此的……丰收……”
    中极殿内。
    文官和户部官员,个个面露惊异。
    甚至两侧的监察御史,也忘记了维护朝仪,似乎都被这消息震住了。
    朱元璋握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
    朱允熥对此早有心理准备,见状并不急于表态,而是轻轻咳了两声。
    “安静。”
    经过几番提醒,两侧的监察御史才恍然大悟,纷纷行动起来,恢复朝堂秩序。
    不久,中极殿内的喧嚣渐渐平息。
    朱允熥望向意气风发的夏原吉,点头道:“继续讲。”
    夏原吉轻轻颔首,回忆起初见那份数字时,自己心中的震撼和讶异,比之眼下朝堂上的同僚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年,浙江道从店铺、行商、海上贸易中收取的税款,总计达到了77万两白银。”
    “盐税收入是37万引。”
    “茶叶、木炭等各项税收,均有显著增长……”
    夏原吉如数家珍,将浙江道的种种收获公之于众。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464/4648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