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应天来信,让将军多和道衍打交道

推荐阅读:垂涎重生:没有道德,就不会被绑架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网游之横行天下签到百年我举世无敌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三国之凤舞九天一人一驴一狗去修仙大唐第一皇子阴脉先生

    北平城。
    黑烟缭绕,那是附近煤山煤矿的产物。
    城外,则是冰天雪地,白雪覆盖千里。
    目之所及,世界一片洁白。
    城墙外不远处,房屋连绵,依托城墙而建。
    年关将至,京师内外洋溢着节日气息。
    不论家境贫富,家家户户门楣上都挂着大红灯笼。
    北安定门外的瓮城城楼上,一群身着盔甲或官服的人聚集在一起,远眺着北边茫茫雪原。
    人群中央站着朱棣,而他身旁陪伴的,则是一位身披黑色的僧人。
    此人正是在洪武15年,因孝慈皇后去世,朱元璋为诸位藩王挑选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他们的周围围拢着北平的诸多官员。
    包括颜钝,申逵,王礼,以及北平都司的将领们。
    如果说,此时有人在安定门外架设火炮,对准城楼精准轰击几回,大明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恐怕就会瞬间瓦解。
    但此时此刻,这些人的脸上非但没有忧虑,反而洋溢着欢喜跟期待。
    颜钝望了眼远处雪地里翻飞的雪花,转身对着朱棣道:“年关将近,北平收到了冯将军胜利的消息,今年咱们总算能安枕无忧了。”
    “永逸,真是我的福星。”
    朱棣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拍打着冰凉的城墙,毫不掩饰地夸赞。
    他的目光越过城墙,望向那因冯永逸凯旋而扬起雪尘的雪原。
    人群中走出一位仪表堂堂,英武中透着儒雅的武将。
    “殿下,虽然江南今冬遭遇雪灾,但朝廷未动用淮安府的储备粮,待春暖花开,粮草北运,殿下即可亲自率军直捣漠北。”
    “冯永逸此次清除漠南及坝上草原的叛逆部落,实则是为殿下的漠北征战铺路,来年深入漠北,再无后顾之忧。”
    朱棣收回远望的目光,微笑地看着这位年轻将领:“张玉你是迫不及待想跟我一起征战漠北了吗?”
    张玉诚恳地点了点头:“末将只盼能随殿下驰骋漠北,建立功勋。”
    “这样的壮举,怎会让你张玉一人风光呢?”
    张玉一听便知是谁在身后调侃,轻叹了一口气。
    全副武装的朱能走上前来,望着城外:“殿下,这次永逸回来,一定要让他和我比试一场。每次想找他切磋,他都找借口溜走,真是狡猾。”
    望着麾下这两员猛将的斗志,朱棣心潮澎湃:“今天只庆祝永逸凯旋。待到春暖花开,就是我们踏上漠北土地的日子。”
    城楼上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和赞同之声。
    而一旁的姚广孝,凝视着渐行渐近的凯旋队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此等山川,此等战无不胜的军队,难道只能征服漠北?
    姚广孝的眼神渐渐变得深沉。
    此人是燕王府乃至北平都司里崛起的新星,不是在征服草原,就是在准备征服草原的路上。
    最让人诧异的是,他本是从京师被贬至此,按理应是霉运连连,怎么反倒能从皇帝身边的羽林卫职务转到这偏远之地。
    就这么一个人,一到北平,福星高照似的,好运连连。
    每逢带兵对抗草原上的敌人,冯永逸就像有预知未来的武将,指哪儿打哪儿,精准无比,以至于草原上多了一位“冯杀神”。
    这样一个战场猛士,难道真愿意一辈子窝在九边塞外?
    姚广孝脑中电光火石间闪过千百个念头。
    必须单独会一会这个人。
    北平城外,安定门旁。
    冯永逸率着3000精兵,寒冬前深入草原,历经三月苦战,靠敌营为生,最终凯旋归来。
    他紧握缰绳,全身裹得严实,唯有双眼闪烁在外,凝视着近在眼前的北平城墙。
    来北平已是第3个年头,江南水乡的样子似乎已渐渐模糊。
    这3年,他凭借暗卫传递的情报,一步步爬上了燕王府护卫指挥,北平都司指挥佥事的位子。
    他享受着边塞的烽火连天,带领士兵驰骋草原的豪情,却也不免思念家乡和亲人。
    心底深处,他还藏着对朱允熥复杂的情感。
    安定门城楼上的身影映入眼帘,燕王依旧威严挺立,冯永逸不禁轻轻叹息。
    若非当年在羽林卫服役,或者更早结识燕王。
    此时此刻,他或许不必思虑重重。
    冯永逸忽然想起了关二爷,虽自知难以企及其高度,但那份心情,大概与关公当年无异。
    “将军,这次回北平,过了年便是洪武28年了。”
    一名全身厚重盔甲的骑兵从队尾赶到冯永逸身旁,低声说道。
    冯永逸转头看向他,“董立轩,南方又有什么新动静吗?”
    自从京师那事后,董立轩便如影随形,总与冯永逸保持半马身的距离。
    他瞥了眼北平城,微微颔首。
    冯永逸心念一动,始终不明,这位突然从应天来到北平的董立轩,消息究竟从何而来。
    他微微颔首,“这次是什么消息?”
    董立轩压低声音:“应天来信,建议将军多跟姚广孝打交道。”
    冯永逸拧眉:“道衍和尚?”
    他没追问缘由,这两年来自应天的信息纷至沓来。
    既有在北平需办的事务,也有长城外敌情。
    接收指示,完成任务,根据情报清剿元贼,成了冯永逸这三年的日常。
    思索片刻,他再度颔首:“明白了。传令下去,进城后直接回营地,休整三日。我会申请年关前让大家回家团聚。”
    董立轩即刻拱手,在众将士的注目下回答:“遵命。”
    随即调转马头,沿着队伍向尾端疾驰,确保最新的指令送到每位小旗官手中。
    ……
    燕王府。
    由于大军今日凯旋归来,王府自数日前接到消息便着手筹备庆功宴。
    直至冯永逸率军返回,府中盛宴才开启。
    “有我们在九边,朝廷无忧矣。”
    已有几分醉意的朱能,高举酒杯,向着在座众人呼唤。
    此时在燕山卫供职,尚未显达的丘福,也踉跄着走出人群。
    “大明强盛。”
    “燕王万岁。”
    宴上,几轮酒过,众人微醉,欢呼声响彻殿宇。
    作为宴席主角的冯永逸,握着酒杯退至一隅,静静观察这一切。
    “将军好像并未因胜利而欣喜?”
    正当冯永逸琢磨着如何执行来自应天的新指示,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他循声望去。
    只见姚广孝,双手合十立于面前。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464/4650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