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孔家不能保了,得保自家

推荐阅读:梦里千年修仙,醒来后我无敌捡个王爷来种田黄帝秘藏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珠联璧合第一继承人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海克斯系统!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可话说回来,不管孔府这事儿真假,要是因此就牵连定罪,全天下百姓会怎么看?这圣人往后又该怎么立世?咱们这些受圣人教诲的,又该怎么自处呢?”
    总算,有人问出了大伙儿的心里话。
    孔府,那可是中原儒家的脸面。
    千年圣人家族,文官中的头牌,读书人的领袖。
    孔府一旦倒了,儒家的路怎么走?
    理学又该怎么传承?
    他们在朝为官的,还有家里子侄、门生故旧一大帮,以后又该怎么行事做人?
    “唉,要真是存心找茬,还怕找不到理由吗?”
    有人小心翼翼地探了句口风,眼睛扫过在座的人。
    “国家文化根基不能断,读书人的圈子不能乱。真要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咱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那不合情理,也对不起圣贤教导。”
    “这事儿,难办呐。”
    桌边响起一道叹息。
    “话虽如此,但上次圣驾亲临御门问政时,我们以河南道叛乱、冯永逸迟迟未能平定山东道为由,请求圣上施以严惩,启用监军制度,难道反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这话出自一位兵部郎中之口。
    之前在奉天殿前的御门问政,他也是进言者之一。
    这时,翰林院官员接口道:“上次的事,因秦王介入而不了了之,但圣上心中恐怕仍未有定论,对我们怕是有所不满。”
    “孔府不能就这么完了啊。”
    忽然,有人猛地拍案而起,目光炯炯地扫视四周。
    一束束目光随之抬起,聚焦于这人身上。
    “太孙这是要铲除孔家。不管孔府是否有过,殿下似乎都决心已定,各位,可曾深思过这一点?”
    咳。
    桌边响起轻微的咳嗽声,有人掉头望向不远处侍立的茶楼小二。
    “你先退下,我们有要事商议。”
    小二哪敢耽搁,连忙咚咚下楼。
    这时,那人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拱手致歉:“是下官失礼了。”
    “你尽管说,眼下正是集思广益之时。”
    “心学这东西,谁搞出来的,大家心里有数吧?翰林院解缙,正是他一手推动的。而今朝廷里,追随心学的有多少人?别说地方上了,就连应天府恐怕都有近一两成吧。”
    “谢晋跟太孙之间的关系,那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殿下没想借机把心学推向台前的想法,我实在难以相信。但要推心学,那我们这些理学人士就如同挡在路上的顽石了。”
    “殿下这是要借清除孔家,打击理学士气,强行推广心学。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子侄门生,又该何去何从?”
    “去和那些心学拥护者争斗?拿什么去争?”
    窗外细雨绵绵,街道上行人稀少。
    屋内,沉重的话题和紧张的气氛令人窒息。
    那人轻叹了口气:“各位,我们得认清当下的紧要之事啊。”
    “快说来听听。”
    “请指教一二。”
    那人神色凝重地说。
    “眼下,孔家死活,早跟我们没关系了。咱们要保住的是自家门户的根儿。”
    “殿下能搞土地均摊,税收改规矩。之后殿下便能废孔推崇心学,甚至把咱们甩了。”
    一时间,危机感像潮水般涌来。
    好像就这一眨眼的功夫,自己就成了朝堂上多余的东西,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慢慢腐烂,也没人搭理。
    “咱眼下该怎么办?”
    “眼前有啥应急的办法没?”
    ……
    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感让大家心里发慌,个个都在琢磨出路。
    旁边就有人接茬:“眼下是自救的时候,什么招数都得拿出来用了。”
    “得让皇上明白,朝廷不能一竿子打死。就算咱们再不济,国家大事总还得经过咱们的手吧。”
    这话像是一剂强心针,提振了大家的信心。
    有人猛地一拍桌子:“既然这样,那就别拖了。趁着孔家人还没进京师,咱们还能活动活动。眼下做点什么,到时候万一有事,也算咱们先有行动,有过失也是出于无知。”
    “那就联合起来吧,各位去各自的衙门,请个病假,或者主动认个错。”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怎么操作。
    大家纷纷颔首答应。
    ……
    皇宫深处,文渊阁外面。
    锦衣卫百户带着两个手下,总算一身湿漉漉地到了门口。
    为了不让湿气沾到解学士,百户跟手下在门外停了会儿,抖落身上的雨珠,挤了挤衣服上的水。
    等传达侍卫再次出来,百户和手下这才抬脚走进文渊阁。
    解缙这时正忙着处理今天的政务奏折。
    送到皇上跟太子那里的奏折早就分发好了,可他要做的不止这些。
    最近朝廷上没什么大事。
    新上任的通政司,也是位年轻人。
    一样是心学出身的进士,刚入朝不久,接了前辈许星阑的班。
    因为没啥大事,他就留在阁里,跟着先生学习。
    锦衣卫的身影刚迈进门槛,青年便躬身行礼,“大人,锦衣卫来人了。”
    解缙从堆满文书的案头抬起了头,眼睛微眯,注视着来者。
    “锦衣卫?有何事发生吗?”
    “报告大人,是太孙的消息,殿下预计今晚就能过江归来。”
    笔杆在解缙手中轻轻颤抖,一滴浓墨不偏不倚地落在奏折之上。
    他低声惊呼:“这怎会……失误了呢……”
    墨点在奏折上慢慢扩散,如同江南雨季里肆意挥洒的水墨,由深至浅,随着书页的纹理向四方蔓延开来。
    解缙眉头紧锁,神情变得严肃。
    文渊阁上,回荡着他的声音。
    令那年轻书生惊讶不已,原来大人也有这样不常见的表情。
    锦衣卫官员上前一步,恭敬地禀报:“大人,殿下今晚回京,轻装回归,京师官员们还不知情。”
    解缙好奇道:“是否已经通知到太孙府跟皇上了?”
    百户摆了摆手:“太孙只吩咐我们来找您。”
    太孙回京,特地隐蔽行踪,独自离行回城,却不通知太孙府或宫中,唯独将消息透露给他。
    这让解缙心中思绪万千,忧虑更添几分。
    片刻后,他再次抬眼,望着面前耐心等待的锦衣卫百户,脸上闪过一丝歉意。尐説φ呅蛧
    “辛苦各位了,臣已明白殿下的安排。”
    “属下告退。”
    锦衣卫百户行礼后,领着两名总旗悄然退出文渊阁。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464/4652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