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以后立功的机会太少了

推荐阅读:至尊战王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大明:寒门辅臣官道危途机战:全金属风暴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斩天刀神算小萌妃超凶哒

    董立轩神色一凛,颔首示意,按住腰间佩刀,悄无声息地向林中摸去。
    不多时,林子里传来几声疑似山鸟归巢的动静。
    片刻过后,董立轩领着几个军中指挥官回来。
    “鞑靼人越来越难对付了,前方那个部落恐怕是咱们能独自应付的最后一个。”
    冯永逸边说边抽出腰刀,又从怀中掏出一块风干酱肉。
    刀面光洁,那曾饮血的刃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冯永逸用刀将酱肉分割成几片,分给了董立轩几人。
    几人毫不嫌弃地接过。
    对于戍守边疆战士来说,手中的刀是他们的第二生命,除了上阵杀敌,它还很多更用处。
    比如切肉充饥,这都是常事。
    分配完肉,冯永逸自己也大口咬了起来,细细咀嚼。
    距离全军冲锋还有一段时间,鉴于明军连年征讨,特别是冯永逸加入北平都指挥使司后,以斩首无数赢得“小杀神”之名。
    草原上的鞑靼部落早已加速合并,小部落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明军讨伐。
    董立轩抽出身旁的刀,接过冯永逸分给她的那份肉,轻轻搭在刀鞘边缘,细致地将其切成薄薄的片儿。
    “来点沙葱怎么样?”
    肉片切好,董立轩从衣襟里摸出几根细长的沙葱,一一拿给伙伴们。
    自己则选了两根,搁在刀柄上细细切碎,再将肉片包裹着沙葱,送入口中,缓缓闭上眼,一脸沉醉地品尝起来。
    沙漠草原的时间,如同流沙般,缓缓却又清晰可见地消逝。
    夜空清澈无云,星辰仿佛伸手可及。
    暗夜中,远处狼群低吟,阵阵回响。
    蹄声轻响,划破草丛间的宁静。
    已骑上马、放下护面的冯永逸,默默抽出腰间长刀,透过铁面凝视远方静默无声的鞑靼部落。
    “出刀。”
    农耕文明征服草原游牧,历来不易。
    草原子民居无定所,遇强则避,敌退即返。
    而长城之外的荒漠草原,即便是老马也会迷途。
    广袤草原,补给艰难,乃中原大军面临的首要难题。
    自洪武24载,冯永逸来到北平都司,进入燕王府,长年率兵在外征战。
    其战术核心很简单:以微小兵力征讨草原,取食于敌。
    少量军队利于游击,攻克星罗棋布的部落后,化敌资为我用。
    冯永逸的队伍,从数十到数百,乃至数千人不等。
    现今,身为北平都司要员、燕王府卫队指挥,凭其地位及燕王的信任,能轻易调遣数万兵马北伐。
    但冯永逸仍保持部队规模不过3000,为大明清理草原之患。
    “小杀神”之名,由蒙古鞑靼人口耳相传。小說中文網
    冯永逸以此名号驰骋长城以东,终被鞑靼部摸清用兵之道。
    鞑靼高层甚至有意借冯永逸之手,促使草原各部落聚合,以便加强对长城东线的控制。
    草原的人心里有个念头,中原客人虽来势汹汹,但早晚得离开这片地。
    这儿的土只滋养牧草,庄稼在这儿,永远生不了根。
    “撤,各队回营。”
    “撤,各队回营。”
    “撤,各队回营。”
    信使骑马在硝烟缭绕中疾驰,天边泛起曙光,空气里硝烟夹杂着火药味,一夜未散。
    一座座帐篷成了过往云烟。
    绿中带黄的草地,被鲜血染上了触目惊心的红。
    受惊的牛羊四处奔逃,留下一片片足迹。
    在高坡上,在沟壑里,它们远远地望着被外人蹂躏的家园,眼里满是恐惧。
    “收拾牲畜,搜集干肉,掩埋尸体。”
    新命令下达,新的传令兵骑马穿梭于战场残骸之间。
    执行不留俘虏命令的士兵们,在各级军官的召集下集结。
    接下来,他们遵照新命令行动。
    牲畜要带回内地,算作战利品。
    干肉为的是保障返程队伍的粮草充足。
    掩埋尸体,免得草原上滋生瘟疫。
    董立轩立在一堆草垛上,环顾四周:“老子刀呢。”
    旁边草垛上,斜插着一根捡来的长枪,红缨因吸饱了血紧贴枪杆,血迹沿着枪尖,狰狞地延伸到草堆深处。
    董立轩的呼唤没有人回应。
    当一个部落彻底消失,作为征服者,能站着说话已属侥幸。
    “杀不完了,往后只有长城内的大军出动,才有立功机会了。”
    盔甲凹陷的冯永逸拖着钝刃的刀缓缓走向草垛,话语中透着无奈,倚着刀坐下。
    冯永逸双腿在草堆上一撑,手搭在膝上。
    不多时,鲜血顺着衣袍,一滴滴落入草丛。
    董立轩啐了口血沫,无力地哼了一声,坐到冯永逸身旁:“杀了一宿,你还想着杀戮?真把自己当杀神了?”
    “非杀不可。”
    冯永逸摆了摆手,嘴角扯出一丝苦笑:“这些年,朝廷南征北讨,连连扩张,交趾、占城那条路上运来的粮草堆积如山,倭国洲年年进贡数百万金银。”
    “可盛世却迟迟不来,因为咱最大威胁还在。”
    董立轩不以为然地瞥向冯永逸:“这种事儿轮不到咱操心,自然有朝廷拿主意。”
    冯永逸喘了口气,费力地支撑起身子,笨拙地摘下头盔,露出满脸血污,凌乱的发丝间,血珠子不断滚落。
    “瓦剌部落派使者去应天了。”
    他低声说道,接着又加了一句。
    “咱俩心里明白,鞑靼那帮人的实力,现在都被咱们逼得集中起来。朝廷等新政消化,成效显现,南征东讨的军队就能调回九边防线。那时才是大明迈向盛世的最后一搏。”
    董立轩目光炯炯地盯着冯永逸,“举国大战,哪是你我能插嘴的?几十万大军里,你顶多也就做个先锋将领,带一条路的兵都未必够格。”
    “你该琢磨的是,何时能回应天,跟嫂子孩子们过上真正的安稳日子。”
    “这可不是我们能妄议的。”
    冯永逸胡乱抹了把脸,试图清理那越来越黏糊的血迹。
    董立轩长叹口气,双手撑在身后,仰望渐渐泛蓝的天空:“朝廷这两年忙活,不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让你们这样的战士跟家人团圆吗?”
    “我辈牺牲,为后代铺路,这是我冯永逸的信念。”
    “跟你讲不通。”
    董立轩啐了一声,起身拍了拍屁股,四处张望起来。
    “老子去找刀了。”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464/4653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