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执意远行

推荐阅读: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天下长宁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武道凌天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

    原本沈寒天也不想边吃饭边说话的。
    但今日的事情显然不吐不快。
    他一碗汤下肚,就打开了话匣子。
    听着他的声音明显沙哑了许多,再瞧他眉宇间难掩疲倦之态,丹娘便明白怕是今日在御前兄弟俩没少一番争执。
    只不过御驾之前,就算争执也是文绉绉的,不带任何火药味。
    要丹娘来说,这种争执反而是最费神的。
    看看沈寒天就知道,他这会子是真心累了。
    丹娘又给他盛了一碗汤,让他慢慢说。
    听了丈夫的话,她算是明白了一切:“这么说来,沈瑞是非去不可了?”
    “他主意已定,并且志得意满,好像已经胜券在握。”沈寒天略带嘲弄道,“我与他怎么说都不听……他还是有备而来,陛下问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可见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陛下他——很是满意。”
    这已经是答案了。
    丹娘垂眸:“既如此,你也不必担忧了,没用的。”
    已经是既定事实,发愁也是让自己白白上火费神,不值当。wWW.xszWω㈧.йêt
    沈寒天似乎受了不少窝囊气,化愤怒为饭量,就着白米饭吃了整整一盘子的切牛肉,就着还有些意犹未尽,看得丹娘目瞪口呆。
    风卷残云一般用罢了晚饭,男人擦了擦嘴角,叹了一声:“你说得对,罢了,我已经尽力,说不定这一趟真有他的奇遇呢,我这般劳心劳神地阻拦,反而真是成了罪人。”
    “你能想明白就最好了,二弟他可不是小孩子。”
    丹娘又想起一事,“那他要等弟妹生下孩子后才走吧?”
    “不,他在圣上面前请旨,说只需要准备三四日就可上任。”
    “啊?”
    丹娘一阵错愕。
    沈寒天也嗤笑两声。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彼此都心中了然。
    此刻,沈府内,沈瑞已经跟王氏交代了自己出行外任的事儿。
    王氏听得有些发愣,忍不住去摸自己的肚皮。
    “这么说来,二爷是不能留在府里了,就这么……着急么?”王氏犹豫不决。
    其实她很想说,让沈瑞留下来,好歹等她这一胎瓜熟蒂落,平安降生了再走也不迟,横竖这事儿已经从年前拖到了年后,也不在乎再等两个月。
    可沈瑞意志坚定,非走不可。
    他还说:“你放心,之前我也出过门,不也是平安归来?这一回还让元雁陪着我一道,你就在家里好好养着。”
    听了这话,王氏顿觉自己满腔柔肠很没意思。
    就这么压了一下,瞬间烟消云散。
    她眨眨眼睛,也哭不出来了:“好。”
    沈瑞很满意妻子的顺从:“你开了库房,让人把这清单上的东西打点出来,回头我都要带上。”
    王氏应了,又说:“我一人唯恐操持不过来,不如让翁姨娘一道,我若有精神不济忽略了的地方,还有她帮忙看着,她还要陪着二爷一道外任,自然更妥当。”
    “还是你想得周到。”沈瑞赞道。
    得知自己要陪着沈瑞出门,翁元雁又是开心又是满足。
    想着到底患难见真情,自己总归与其他人不同。
    哪怕沈瑞如今待自己已经比之前冷淡许多,可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他想的还是只有自己一人。
    王氏将库房钥匙和清单送来时,翁元雁对着镜子照了照,抬手拢了拢鬓边的花儿,笑得格外骄傲:“放着吧,我一会儿就来。”
    众人都看得明白,府里的翁姨娘这一次怕又是要翻身了。
    大权在握,翁姨娘风风火火地忙碌起来。
    不出三日,一应行装箱笼皆打点妥当。
    沈瑞亲自瞧了,觉得很不错,连着夸翁姨娘能干贤惠。
    得了夸奖的翁元雁笑得越发温柔:“能帮得上二爷是我的福气,哪里敢称一声贤惠呢,再说了……这词不是夸正头奶奶的么,二爷糊涂了。”
    沈瑞笑笑,没有继续接茬。
    翁姨娘有些失望,但总归还是开心大于不快的。
    就这样,在一日春红柳绿中,沈瑞出门了。
    与上一次偷偷摸摸地走还不一样,这一回他算是风光离府。
    车马一辆接一辆,几乎将沈府门前都塞满了。
    王氏携蓉姨娘一直送到了门口。
    目送着那一队车马渐渐远行。
    直到他们走远了,彻底看不见,章氏才凉凉的来了句:“什么呀,自己带着妾室出门了,倒把几个孩子都丢下给你,二嫂,你可别劳累了自己,如今你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
    王氏苦笑:“相夫教子,本就是我分内之事。”
    言尽于此,再说什么也无用。
    翁姨娘走了,她那刚刚出生没几个月的闺女自然送去了王氏的屋子里抚养。
    这么一来,算上松哥儿,还有王氏肚子里的孩子,未来就要有三个孩子养在王氏处。
    老实说,这事情烦的头大,王氏还真没什么功夫去想旁的。
    翁姨娘所出的闺女叫做秀姐儿。
    小小的婴孩长得白嫩可爱,胖乎乎的。
    即便这是自己不喜欢的人所生的孩子,但在家谱上,这孩子也只有王氏一个母亲,养在身边有了个些日子,王氏自然多少对这孩子有了几分爱护之心。
    过了段时日,丹娘登门了一回。
    瞧着王氏屋子里全是小孩子的用品,处处都漫着奶香,她忍不住惊叹:“你这下可要忙了……地方还够么?”
    王氏无奈:“就是地方不够,这不是请了大嫂来么,想问大嫂可否荐一个靠谱的工匠班子来,我想将后面的一堵墙拆了,把两个院子连在一处,当然了这里头还有好些地方需要重新修缮的。寻外头不明底细的人,我也不安心,想着还是请嫂子帮忙。”
    丹娘愉快地应了:“这个好说。”
    有了丹娘的推荐,很快工匠班子就去沈府报道了。
    将原先王氏住的院子扩了整整一倍,多出了两个独立的小别苑,也算是连成一处,都属于王氏的院内。
    这么一来,王氏院内如今人丁兴旺。
    住着蓉姨娘,松哥儿,秀姐儿,还有王氏自己。
    大约是劳累过度,王氏早产了,提前了约莫大半个月。
    还好大夫稳婆等一应所需之人之物都已齐备,王氏虽早产,但却有惊无险,生下了一个儿子。
    丹娘早早去瞧了。
    早产的孩子虽看着小,但却比想象中精神,哭得很是大声。
    听到这哭声,跟在丹娘身边的陈妈妈松了口气:“应当无碍,好好养着也是个极好的哥儿。”
    丹娘深以为然。
    留下了好多滋补的药材,她才离去,直奔宋府。
    说起来天气暖和已经有些时日了,抚安王府里的一切早已准备就绪。
    偏偏老太太身子不济,过了年就染了风寒,又躺在床上养了大半个月,如今才算转好。
    丹娘不敢托大,只能硬生生等着老太太身体康健,才将小住一事提上日程。
    宋恪松就算再不愿,也知晓君子重诺,便张罗着帮忙,于这一日顺顺利利地将老太太送去了抚安王府。
    接到老太太的那一刻,丹娘心里的快活几乎溢出来。
    坐在马车里,挽着老太太的胳膊,她黏糊得好似一块牛皮糖。
    老太太哭笑不得,拍着她的胳膊:“哪有你这般的,还不松开,仔细让孩子瞧见了笑话你。”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0/713/7788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