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九龙城寨

推荐阅读:许你星河万里[娱乐圈]他为何总在黑化如何远离黑化偏执狂[重生]转学后,和暗恋我的校草同桌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失忆前男友找上门后他是风和月[娱乐圈]我可以和你一起住吗[娱乐圈]临界重生在喜堂之上

    王小北提起笔,笔走龙蛇般写下:王凌,18岁。
    他故意报大年龄,为的是今后行事方便,若填个未成年人,保不准哪天就碰上什么麻烦事。
    反正警署对此并不核实,连过往的情况都懒得核对。
    接下来便是拍照环节。
    照片拍好,张成仁压低声音对王小北说:“总共150块,一会儿就能取,没问题吧?”
    王小北心知肚明,对方实际要价100块。
    多50就多50吧,加急冲洗照片也就三十分钟,也就是很快就难拿到居住证。
    这150块,几乎等同于普通人一个月工资,即使警员待遇好,那也抵得上他们十来天的薪水,确实不少了。
    此刻,王小北才深切体会到金钱的魔力。
    等了1个多小时,王小北终于拿到那张嵌有照片、盖着钢印的居留证。
    然而,让皱眉的是,有效期仅1年,期满后需由担保人重新提交材料申请换新的。
    不过,王小北也没有放在心上。
    反正他计划买房,到时候就能拿到永久居留权或身份。
    走出警署大门,他爽快的将300块交到张成仁手中。
    张成仁一手接过钱,便也没管王小北,兴冲冲地回去了。
    王小北目送他离去的背影,手中紧握着崭新的居留证,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现在只要他不做的太过分,港岛任由他折腾!
    他心中暗想,同时感慨万分。
    果然,这世道还是离不开一个‘钱’字。
    要不是有钱,哪能这么迅速的摆平一切?
    何况这还是有人作保,否则光手续费恐怕就得翻上几番。
    张成仁那家伙虽然品行不怎么滴,但做事真不含糊。
    将居留证收好,王小北笑眯眯的看了一圈,他打算打个出租,到市中心逛一逛,既了解风土人情,又顺道买些必需品,还需要解决一下资金问题。
    毕竟在这繁华世界,没钱寸步难行,做好再买一辆摩托车或小轿车,回去的时候路上开。
    只是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出租车的踪影。
    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附近的出租车大多聚集在前方一家酒店那等人。
    港岛这边大多数出租车都是在酒店周边等待客人,只有市中心偶然才有空车在路上。
    原来,这边出租车收费很高,寻常百姓往往望而却步,宁可步行或选择其他公交车班车。
    打听到了地方,王小北迈开步子,朝先前下车的地方走去。wWW.xszWω㈧.йêt
    现在正是吃饭的时候,街道两侧飘着香味。
    王小北走着,目光被一家热闹的大排档吸引,瞬间打消了回空间做饭的念头,决定尝尝本地的风味。
    他好奇地挤了过去,抬头看向墙上的菜单。
    只见满目都是烧卤类,价格是繁体字写着,每份2块、3块。
    想了想,王小北扬声喊道:“大叔,给我来份烧鸭饭!”
    那股异乡口音在嘈杂的人声中格外醒目。
    周围食客听到这话纷纷侧目,要知道,自建国以来,虽然来港岛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依旧是沿海一代的。
    像王小北这样操着京腔的外地人,平日里十分罕见。
    老板抬眼瞥了王小北一眼,并没有多说,只淡淡报出价格:“3蚊。”
    王小北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三块钱,递了过去,然后转身走向门外的餐桌。
    上菜的速度还是挺快的,没一会儿,烧鸭饭的香气就飘了过来,枣红的酱汁映衬着米饭,看着很有食欲。
    王小北从桌子上拿了一副筷子,夹起一块烧鹅送入口中吃起来。
    好吃。
    王小北心下暗赞,甜咸交织的口感,与北平的烧鸭没什么区别,不过多了几分香料味,别有一番风味。
    周围的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他,如同围观珍稀的大熊猫般。
    吃完饭,王小北起身离开大排档,来到外面。
    他想了一下,估算这儿离九龙也就几公里,也就不想打车了,悄悄从空间取出自行车,往前方骑去。
    一边骑着,王小北感慨万分。
    相较于内地,港岛的现代化程度显然高出一筹。
    记得在元朗那看到的,还尽是些低矮平房,而此刻走入市区,老楼与新筑的旧楼错落在一起,北平都比不上。
    尽管这里看不到七八十层的摩天大楼,但二三十层的大厦鳞次栉比,十几层的房子一栋接一栋。
    相比之下,北平的十层左右建筑都是屈指可数。
    高楼矗立如林,街头车水马龙,如此形容眼前的港岛确不为过。
    然而,这种繁华背后的快节奏生活气息,却让王小北心中泛起一丝不适,唤醒了他对后世忙碌生活的记忆。
    港岛并非处处皆是摩登高楼,那些历久弥新的老式砖瓦房、朴素的居民楼、崭新的住宅区,以及藏匿于角落的脏乱之处。
    昭示着港岛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与崛起。
    “嗯……”
    王小北刚出了一个巷子,忽觉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风格独特、密集簇拥的建筑群赫然在目。
    九龙城。
    对于熟悉港片的人来说,60年代九龙的混乱治安早已经耳熟能详,而这座九龙城寨,堪称全城乱局之最。
    城寨的历史颇具传奇色彩。
    清廷签约之时,这块2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仍牢牢掌握在大清手中,并在此设立了炮台。
    然而,随着清朝的覆灭,此地逐渐沦为“三不管”地带。
    清朝鞭长莫及,日不落帝国无权干涉,港岛当局又投鼠忌器,这片区域便成了港岛难民们的避风港。
    这里,房屋如蚁巢般密布,皆是在原有基础上拼凑搭建,自诞生之日起便被冠以“危楼”之名。
    除了周遭边缘与屋顶能够看到阳光,其余地方终日不见天日。
    此地创下一项惊人世界纪录,人口密度之最。
    在这仅长200多米、宽100米左右的弹丸之地,十一二层的楼房内竟蜗居着整整5万人。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1/1326/10374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