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连出策略!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五仙门剑来青藤心事——中学时代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灰烬领主许你星河万里[娱乐圈]他为何总在黑化如何远离黑化偏执狂[重生]转学后,和暗恋我的校草同桌了

    夏原吉说完,朱棣朱高炽几人也明白了过来。
    大明永乐报的确很有效果,很有作用。
    但不过,这并非是不可仿制的。
    也就是说,一旦有人仿制,更改内容,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尛說Φ紋網
    那对于朝廷来说,影响不小。
    威信上会有印象,同时也容易让天下不太平。
    这才是最麻烦的。
    朱武也是诧异,这夏原吉,还真是个能人,这问题看得十分犀利。
    一下就看到了重点。
    “说的没错,的确是需要想办法防止一下。”
    “除了民间,那些士族门阀也需要小心。”
    朱瞻基摸着下巴思索,朱武看着,当即说道:
    “这个其实不麻烦,本来我打算等有人仿制了再去解决,这样一来还能杀鸡儆猴。”
    “不过,夏尚书既然已经发现问题了,那解决起来也并不麻烦。”
    随着这话开口,朱棣几人目光也是落在了朱武的身上。
    报纸是他弄出来,该怎么有效的预防下去,这才是最关键的。
    “先生觉得,该怎么做?”
    朱高炽追问。
    朱武也没有遮掩,当即说道:
    “简单,大明永乐报社制作的纸张带上专属的纹路,让人不易仿制,这是其一。”
    “其二,那就印章,做一个专属印章,仅有报社才有。”
    “最后,自然是各地州府审查,一旦发现有人仿制,霍乱民心,直接斩立决。”
    “这种事,就是需要有人流血,才能顺利推广下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明之内,除去朝廷的报社之外,任何士族门阀,都不能参与制作报纸,一旦发现,按重罪论处!”
    朱武接连说出解决办法,朱棣几人也是颇为满意。
    夏原吉听着,同样是双眼一亮。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朱武年纪不大,却是能在这么短时间,得到器重。
    这想法,的确与众不同。
    着实让人惊艳。
    “不错,就按照这个法子去弄,老大,你记得颁发旨意下去。”
    朱棣满意的点头。
    朱高炽自然也没意见。
    天下咽喉,尽在其手,朝廷要,皇权更需要。
    这种东西,当然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唉,对了,正好夏尚书也在这里,那咱们户籍改革这事儿,也就可以进行了。”
    朱武当即开口,一句话,让夏原吉愣住了。
    户籍?改革?
    卧槽,这可是大事啊!
    夏原吉两眼一瞪,没想到还赶上了这件事。
    这着实让他意外。
    “朝廷通过报纸,宣告天下百姓,不管是什么户籍,均有科举资格,同时,州府兴办学府帮助。”
    “比如,农民在不需要耕种的时节,也可以选择做点生意,这是为他们考虑,也是调动大明经济发展。”
    “既然不能一口气完成,那就一点点来,先从底层百姓开始。”
    要不是夏原吉进来,朱武还真没想到这个。
    有大明永乐报纸在这里,这么好的一个渠道,当然不能忘了。
    这可得要好好利用起来才行。
    朱棣几人早就明白情况,也对朱武的办法认可。
    毕竟一开始朱武的办法可是极为粗暴的。
    可夏原吉却是有些不理解。
    “那个,侯爷,我想问问,户籍改变,这让农籍的人去经商,还科举,还有办学?会不会影响很大?”
    “且不说这当中朝廷需要花费多少银子,可一旦这么多,怕是有些……有些麻烦。”
    “侯爷可能有所不知,如今大明的土地,能在百姓手中的,不超过一成,其中有七成土地都在士族门阀勋贵朝臣产业下。”
    “而余下两成在皇室手中。”
    “百姓本就没有多少地,都是以佃户为主,若是让他们去科举经商什么的,那岂不是会出乱子?”
    夏原吉连忙说明情况。
    也让朱高炽回过神来。
    大明耕地不多。
    永乐一朝,大明人口六千万,可真正能拥有土地的,确实少之又少。
    朱武也是明白了。
    这就是典型的资源分配出现了问题。
    并且,这个问题很严重。
    财富分配的不均匀,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这就是弊端。
    “我明白了。”
    “也就是,佃户居多,那为什么还要有农籍?”
    “太祖时的祖训都被吃了么?”
    “虽说太祖时期佃户依旧不少,可如今永乐一朝,反而增多。”
    “这是皇帝做得好?还是朝廷做得好?”
    朱武接连反问,却像是在打脸朱棣一样。
    一个王朝,佃户极多。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既然如此,那就让农籍实至名归。”
    “清丈土地,摊丁入亩。”
    随着朱武又一句话出口,御书房内,几人同时愣住。
    尤其是朱武最后说出的八个字,更是让朱棣朱高炽听的惊心动魄!
    这八个字的份量,八个字的含义,他们自然知道。
    古人才学可都是真材实料的。
    何况这几个字也并非是现代出来的。
    “先生,你说……”
    “摊丁入亩,这……”
    朱高炽一时间不知怎么说。
    一天时间,朱武提出了两个足以影响整个大明的政策。
    这让朱高炽心头震撼,亦是佩服无比。
    “所谓清丈土地,就是把那些士族门阀,朝廷勋贵大臣名下的土地清算整理出来。”
    “之后摊丁入亩,废除人丁税,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
    “我到要看看这些士族门阀,勋贵大臣,能有多少银子。”
    “要么他们乖乖把土地还于百姓,要么就把税给交上来。”
    “这样一来,百姓就都有土地,单单这一点,就能让大明百姓安定不少。”
    朱武说完,朱棣朱高炽纷纷认真了起来。
    他们很清楚,朱武这方法,极好!
    以往人丁税,是这一家有多少人,交多少税,不与土地挂钩。
    因此,富家佃户多,土地多,但他们只有几个人,缴税也就少。
    而百姓没有地,只能做佃户,税也不可少,所以,百姓生活艰难。
    当初的太祖朱元璋,早起便是经受这般折磨,加上天灾,元末暴乱,这才有了后来的洪武大帝,应运而生!
    朱棣一想到若是能在自己在位时,解决这个问题,那他的功绩,便是去了地下,见到了朱元璋,他也有了底气!
    “好。”
    “这办法不错。”
    “夏原吉,你觉得如何?”
    朱棣当即叫好,完全认同朱武的办法。
    只是,被问到的夏原吉却又是露出了一副苦笑的模样。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1/1601/12376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