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此路不通(下)
推荐阅读:青藤心事——中学时代、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大明:寒门辅臣、出猎、暗体、万历小捕快、大造化剑主、大荒剑帝、机战:全金属风暴、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
待官员回座,所有人表情都有些凝重。
刘一燝捧着茶杯,却并不喝茶,指节在左右手上互动。
黄立极不断调整鼻梁上的“叆叇”,一会摸着水晶,一会摸着束带。
……
朱慈炅嘴唇有些干涩,不是犯错误小孩的慌张不安,而是时代理念鸿沟的巨大孤独。
刚刚群臣下跪和早晨太后哭泣的影像在他的双眼中交汇迷离,如同午后的阳光洒进天工院,穿透他头上纱帽,在地面投下的摇曳光斑。
朱慈炅用一种念经般的童声开口,打破天工院的沉默。
“皇明火德,水火宜相济,水事当为皇明重事。朕言或有不周,但承继太祖拯民于水火之志,所效不过禹王故事,变通疏堵,以水德续天命。朕尝学‘理一分殊’,水利万物而不争之殊,可否为国计生民而遗德之理?”
刘一燝眼前一亮,好家伙,皇帝牛逼。五德说,太祖志,理学论,你们怎么辩?小皇帝已经承认不周了。
黄立极率先响应,“陛下圣明。水事确为重事,国计理当生民。”
张瑞图惊讶的看着小皇帝,嘴唇蠕动,半天没开口。
来宗道也出面捧场:“确实,水宜利而非害,这也是此次内阁联合户工二部会议的主旨。”
孙承宗决定不计较皇帝失言了,开口道:“我看都议得差不多了,户部计算下诸策所用吧。”
朱慈炅合上文书,扔掉炭笔,开口道:“朕还想补充几点。
河防柳林靠潘司空遗德,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江防林据报破坏严重,内阁有没有补植计划。会典明令,沿江河州县,每春发民,给柳种。现在成摆设了吗?
朕让抄录的历代治水方略,你们都没看吗?川中大雨,沿江以下则必有汛情,诸卿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等到下面州县上报,人都死完了。还防啥?用啥防?”
朱慈炅看着一帮老头,渐渐热起来的天气总容易让人无名火起。
“内阁有没有一套统筹规划,充分动员百姓的预警?”
刘一燝应答,“陛下,黄河有河标营,运河有沿河41卫,淮扬汛期还有班军轮戍,沿江有里甲堤夫。我大明有世代埽工,三色汛备,防汛之重已为历代之最。”
朱慈炅一时竟然无语了,是的,我大明治水远迈唐宋,历史最佳。
可惜,都是太祖成祖时期的制度了。在万历年“潘河神”嘎了之后就严重走样的,只剩文书,这是欺负皇帝不懂行呢。
朱慈炅目光斜瞟刘一燝,“好,好一个历代之最。给朕数据:湖广备汛柳枝、麻绳、桩木沿江各县各有多少?南直又是多少?还有江西浙江。”
刘一燝有些呆滞,黄立极又开始推他的“叆叇”,郭允厚猛喝已经快空了的茶杯,薛凤翔低头擦汗……
张九德看了看诸大佬,开口甩锅,“工部近年河防拨款均有不足,所以地方确实汛料缺失严重。”
孙居相不干了,“夏税还没完全收上来,就已经支出完了,陛下又说减赋。户部没钱!”
朱慈炅感觉头痛症又犯了,往后靠在御座上,以手扶额,有气无力的道:“兵部弊案抄家,预估有400万两以上,其中现银近两百万。”
大会议室内所有人齐齐把目光投向小皇帝,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孙承宗几乎要跳起来了,好不容易才抓住会议桌,稳定情绪坐好。
“陛下说的是真的?”黄立极屁股已经离开座位,但依然用坐着的姿态脑袋斜靠近小皇帝,一只手攀住御座,难以想象他这个高难度的扭身姿态是怎么做到没有摔倒的。
王坤看到小皇帝闭眼,连忙将双手搓热,站到小皇帝身后,按压小皇帝的脑袋。没见过这一幕的众人狂喜中又带上了疑惑。
张瑞图眼中不经意的放光,果然,早慧不寿。
朱慈炅很快好转,抬手止住王坤,准备说话。
郭允厚已经舔着老脸,“陛下——”
我的老天,这是天降横财啊,天佑大明。
孙承宗也缓过来了,狠狠开口,“崔呈秀就该剥皮。”
这消息一出,全大明再没有人觉得小皇帝残酷了,反而觉得不够。
他喵的,天启七年大明太仓的收入才勉强400万,这帮混蛋竟然贪了整整一年的大明财政,简直骇人听闻。
朱慈炅理解这帮老家伙的激动。
他心道,这才哪到哪呢,“八大蝗商”才是大明真正的回血包。
不过这帮家伙的银冬瓜藏得太深,资产太分散,狡兔无数窟,真要现在动手,估计二十分之一都得不到,还需要戒急用忍。
这帮人才是低调搞钱的榜样,哪像崔呈秀这么嚣张,虽然他也有隐藏,但锦衣卫按图索骥,一查一个准。
比如,他存在晋商茶馆里的三十万,听到他被剥皮,锦衣卫东厂督察院一起上门,人家二话不说就把他卖得干干净净,还附送办案人员茶水。
卫时忠这个白痴,连一百两茶水钱都收上来,下面办事的人嘴上不说,心里不得骂娘。年青人一身正气是好,但水至清则无鱼啊,你道锦衣卫的人为啥都愿意跟骆养性出去。
唉,小孩子不成熟,还得慢慢培养。
“朕有意在工部下专门组建一个防洪司,抽调卫所组建汛兵专司防汛,全国一盘棋,层层下设分支,江防河防运防一起管理。负责预警动员,水土保持,强化堤坝,河道疏浚。无灾防灾,有灾急救。朕看你们怎么有四个侍郎?那就分一个侍郎专门负责好了。”
朱慈炅终于还是注意到工部侍郎的异常了,他就认识刘廷元和李一藻,剩下两个都没人给他介绍下。
薛凤翔连连点头,皇帝现在是大款,你说啥就是啥。“臣遵——”
“陛下,三思啊。”
刘一燝皱着眉头,显然有不同意见。锦衣卫东厂天天来天工院汇报,崔呈秀案十分夸张,老刘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
刘一燝不惧小皇帝投来的目光,坦然回望。
“工部已有都水清吏司还有河道总督,各省有按察司水利佥事,各府县有管河同知、管河县丞,相关卫所还有河兵堤军,各地也有士绅辅助。我大明其实有完备的防汛治水机构,陛下设立新机构,这些现有机构怎么办?臣担心,新司未立,旧司已废。而且,汛兵专防,恐怕各地乡绅就不管了,一但有警到时会要人没人,要粮没粮,治水防汛只会一片混乱。”
这一下,众人回神,纷纷赞同刘一燝的意见。
朱慈炅很谦虚的听了半天,终于悟出了症结所在——大明,皇权不下乡。
由工部直属的机构一路下设到汛兵,开支巨大不说,也严重侵犯了当地士绅的利益,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大明中央不能一手包办,财政上不现实,实际上这种包办行动也必然失败。
朱慈炅有些发懵,他觉得自己的远见卓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比群臣下跪和太后洒泪还严重。后者是他要面对的阻力,而这,则表明他的挽明计划水土不服,前路已断。
朱慈炅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后殿的,望着亲手书写的“日月重光”,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晴空万里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拍打着窗棂,急雨如瀑,落在天工院,落在大明皇宫,落在京师大地。
小說中文網
刘一燝捧着茶杯,却并不喝茶,指节在左右手上互动。
黄立极不断调整鼻梁上的“叆叇”,一会摸着水晶,一会摸着束带。
……
朱慈炅嘴唇有些干涩,不是犯错误小孩的慌张不安,而是时代理念鸿沟的巨大孤独。
刚刚群臣下跪和早晨太后哭泣的影像在他的双眼中交汇迷离,如同午后的阳光洒进天工院,穿透他头上纱帽,在地面投下的摇曳光斑。
朱慈炅用一种念经般的童声开口,打破天工院的沉默。
“皇明火德,水火宜相济,水事当为皇明重事。朕言或有不周,但承继太祖拯民于水火之志,所效不过禹王故事,变通疏堵,以水德续天命。朕尝学‘理一分殊’,水利万物而不争之殊,可否为国计生民而遗德之理?”
刘一燝眼前一亮,好家伙,皇帝牛逼。五德说,太祖志,理学论,你们怎么辩?小皇帝已经承认不周了。
黄立极率先响应,“陛下圣明。水事确为重事,国计理当生民。”
张瑞图惊讶的看着小皇帝,嘴唇蠕动,半天没开口。
来宗道也出面捧场:“确实,水宜利而非害,这也是此次内阁联合户工二部会议的主旨。”
孙承宗决定不计较皇帝失言了,开口道:“我看都议得差不多了,户部计算下诸策所用吧。”
朱慈炅合上文书,扔掉炭笔,开口道:“朕还想补充几点。
河防柳林靠潘司空遗德,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江防林据报破坏严重,内阁有没有补植计划。会典明令,沿江河州县,每春发民,给柳种。现在成摆设了吗?
朕让抄录的历代治水方略,你们都没看吗?川中大雨,沿江以下则必有汛情,诸卿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等到下面州县上报,人都死完了。还防啥?用啥防?”
朱慈炅看着一帮老头,渐渐热起来的天气总容易让人无名火起。
“内阁有没有一套统筹规划,充分动员百姓的预警?”
刘一燝应答,“陛下,黄河有河标营,运河有沿河41卫,淮扬汛期还有班军轮戍,沿江有里甲堤夫。我大明有世代埽工,三色汛备,防汛之重已为历代之最。”
朱慈炅一时竟然无语了,是的,我大明治水远迈唐宋,历史最佳。
可惜,都是太祖成祖时期的制度了。在万历年“潘河神”嘎了之后就严重走样的,只剩文书,这是欺负皇帝不懂行呢。
朱慈炅目光斜瞟刘一燝,“好,好一个历代之最。给朕数据:湖广备汛柳枝、麻绳、桩木沿江各县各有多少?南直又是多少?还有江西浙江。”
刘一燝有些呆滞,黄立极又开始推他的“叆叇”,郭允厚猛喝已经快空了的茶杯,薛凤翔低头擦汗……
张九德看了看诸大佬,开口甩锅,“工部近年河防拨款均有不足,所以地方确实汛料缺失严重。”
孙居相不干了,“夏税还没完全收上来,就已经支出完了,陛下又说减赋。户部没钱!”
朱慈炅感觉头痛症又犯了,往后靠在御座上,以手扶额,有气无力的道:“兵部弊案抄家,预估有400万两以上,其中现银近两百万。”
大会议室内所有人齐齐把目光投向小皇帝,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孙承宗几乎要跳起来了,好不容易才抓住会议桌,稳定情绪坐好。
“陛下说的是真的?”黄立极屁股已经离开座位,但依然用坐着的姿态脑袋斜靠近小皇帝,一只手攀住御座,难以想象他这个高难度的扭身姿态是怎么做到没有摔倒的。
王坤看到小皇帝闭眼,连忙将双手搓热,站到小皇帝身后,按压小皇帝的脑袋。没见过这一幕的众人狂喜中又带上了疑惑。
张瑞图眼中不经意的放光,果然,早慧不寿。
朱慈炅很快好转,抬手止住王坤,准备说话。
郭允厚已经舔着老脸,“陛下——”
我的老天,这是天降横财啊,天佑大明。
孙承宗也缓过来了,狠狠开口,“崔呈秀就该剥皮。”
这消息一出,全大明再没有人觉得小皇帝残酷了,反而觉得不够。
他喵的,天启七年大明太仓的收入才勉强400万,这帮混蛋竟然贪了整整一年的大明财政,简直骇人听闻。
朱慈炅理解这帮老家伙的激动。
他心道,这才哪到哪呢,“八大蝗商”才是大明真正的回血包。
不过这帮家伙的银冬瓜藏得太深,资产太分散,狡兔无数窟,真要现在动手,估计二十分之一都得不到,还需要戒急用忍。
这帮人才是低调搞钱的榜样,哪像崔呈秀这么嚣张,虽然他也有隐藏,但锦衣卫按图索骥,一查一个准。
比如,他存在晋商茶馆里的三十万,听到他被剥皮,锦衣卫东厂督察院一起上门,人家二话不说就把他卖得干干净净,还附送办案人员茶水。
卫时忠这个白痴,连一百两茶水钱都收上来,下面办事的人嘴上不说,心里不得骂娘。年青人一身正气是好,但水至清则无鱼啊,你道锦衣卫的人为啥都愿意跟骆养性出去。
唉,小孩子不成熟,还得慢慢培养。
“朕有意在工部下专门组建一个防洪司,抽调卫所组建汛兵专司防汛,全国一盘棋,层层下设分支,江防河防运防一起管理。负责预警动员,水土保持,强化堤坝,河道疏浚。无灾防灾,有灾急救。朕看你们怎么有四个侍郎?那就分一个侍郎专门负责好了。”
朱慈炅终于还是注意到工部侍郎的异常了,他就认识刘廷元和李一藻,剩下两个都没人给他介绍下。
薛凤翔连连点头,皇帝现在是大款,你说啥就是啥。“臣遵——”
“陛下,三思啊。”
刘一燝皱着眉头,显然有不同意见。锦衣卫东厂天天来天工院汇报,崔呈秀案十分夸张,老刘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
刘一燝不惧小皇帝投来的目光,坦然回望。
“工部已有都水清吏司还有河道总督,各省有按察司水利佥事,各府县有管河同知、管河县丞,相关卫所还有河兵堤军,各地也有士绅辅助。我大明其实有完备的防汛治水机构,陛下设立新机构,这些现有机构怎么办?臣担心,新司未立,旧司已废。而且,汛兵专防,恐怕各地乡绅就不管了,一但有警到时会要人没人,要粮没粮,治水防汛只会一片混乱。”
这一下,众人回神,纷纷赞同刘一燝的意见。
朱慈炅很谦虚的听了半天,终于悟出了症结所在——大明,皇权不下乡。
由工部直属的机构一路下设到汛兵,开支巨大不说,也严重侵犯了当地士绅的利益,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大明中央不能一手包办,财政上不现实,实际上这种包办行动也必然失败。
朱慈炅有些发懵,他觉得自己的远见卓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比群臣下跪和太后洒泪还严重。后者是他要面对的阻力,而这,则表明他的挽明计划水土不服,前路已断。
朱慈炅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后殿的,望着亲手书写的“日月重光”,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晴空万里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拍打着窗棂,急雨如瀑,落在天工院,落在大明皇宫,落在京师大地。
小說中文網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4/4492/18280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